三月份几次有机会结缘佛事:月初随友人登山去龙泉寺听课,又有两次参加街头奉粥和义工,目睹许多师生热忱推动公益事业,参与其中深受教育。月末意外读到一则消息,报道学诚法师两会期间答记者问,解惑城镇化,居然引经据典援引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名著名段,读后感慨万端。
今年两会期间《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学诚法师,提问:城镇化过程中人们观念心理受到冲击,您对此怎么看?如何从操作层面借助佛法化解信息化时代的群体性孤独?
学诚法师的回答颇富书卷气。他说,佛在世时,佛陀和他弟子们依城而住,每天上午都会进城乞食,与城市居民互动,解决人们内心世界的难题。“佛法是一门御心之学。从古至今积累大量修习正念,把握自信法门。同时佛教寺庙传统生活方式也一直持续传承着那些特有的、未被文字化的整体性知识,通过设身处地参与来引导人们去经历那些非概念化的、无法言表的心灵体验,弥补当时以及当今时代人们内心的那些先天缺失,从而给大家提供一个契机,破除潜藏于我们心底的,随自我意识而产生的深重孤独感。”
学诚法师接着引用经典著作的经典段落说道:“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研究表明,在城市成为人类永久性固定聚居地以前,最初只是古人聚会地点,古人类定期返回这些地点进行一些神圣活动。所以,这些地点是先具有磁体功能,而后具有容器功能。这些场所能把一些非居住者吸引到此进行感情交流和寻求精神激励;这种能力同经济贸易一样,都是城市的基本标准之一,也是城市固有活力的一个证据。”
接着他说,“由此可见,在城市起源中,它最初就带有一种精神性质的内驱力。因此,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其最终诉求也即在于给人类带来心灵慰籍和精神充实。佛陀在49年化行生涯中,一直不停地游走在古印度各大城市之间,也由此产生出一个与当时时代思想、社会生活密切结合的佛教体系。”
芒福德著作中的这一段落,许多专业人员长久以来熟视无睹,如今在解答记者问当中被一位佛学大法师画龙点睛。在诸多专业工作者尚且为城镇化究竟是途径还是归宿,是手段还是目的争论不休之际,法师援引经典段落指出城镇化最终归宿在于为人类弥补心灵空虚。寥寥数语,可谓点睛之笔!学诚法师阅读范围之广,阅读效果之精准,令人赞叹。如此一针见血持论,更令人感动!
芒福德有关城市的著述《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城市文化》被奉为世界经典。其中阐述的城镇理论其实是他庞大思想体系组成部分之一,实质是为深陷危机的人类和文明提供的诸多解决方案中的一两种。他这些思想主张享誉世界,中外学术界几乎有口皆碑。自1982年他的名篇《城市的形式与功能》等著作陆续译介到中国,已过去33个年头。但在中国学术界和专业领域至今赞誉者多,慎读者寡。最要命的是,主流城市理论界和城镇专业实践,几乎完全不知道这些经典思想主张。甚或可以说,中国城镇理论和专业界基本上还不知道这个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的真价值。主管城市科学的部长大庭广众口称“芒德福,芒德福……”令听众瞠目!因而官至尚书的大员费尽心机也只能写出城镇是《为了繁荣与舒适》之浅陋著作,也就不足为奇了!
时值中国大陆城镇化高速发育的顶峰时代,学界和专业领域至今拿不出完整的城市概念和基本真确的理论模型交给如火如荼的国家和大众城镇化发展建设的伟大实践。这堪称中国城镇化高潮中最尴尬却又惨遭模式化的真相!城镇建设实践在极大程度上还辗转于纷乱迷离,不觉悟以往惨痛失败教训。面对深厚历史积累和遗产,不善鉴别,不会取舍,不懂珍惜!热火朝天的城镇化当中,黄钟毁弃,瓦釜齐鸣,洋垃圾替代真宝藏!在城镇化重大路线、理论以及思想方法上,手段与目的互相混淆,路径与归宿不加区分,经年碌碌而不知所终!
学诚法师要求自己每年读书一百本,要求下属师傅每周阅读一本,而且学以致用,致力于佛法服务与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化解机械文明带来的精神虚无。为什么法师能从读书中获得智慧?为什么他能画龙点睛说透城镇化的实质,而许多专业人员虽有知识,却缺少这份智慧和眼光?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有必要召开专题会议?检阅三十年理论煌煌出版成就的同时思索理论与实践长期割裂及其根源和治疗办法,推动包括芒福德著作在内的一系列经典理论与中国宏伟实践密切结合,力求尽早扭转经典与实践互相割裂,学者不读书,专家不懂经典等等陋像,进而力挽狂澜,弥补惨痛损失于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