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党国英:改良盐碱地需因地制宜,但不要搞强制
时间:2015-06-09 09:11:19  来源:城市化网 

  城市化网讯 有数据显示,我国盐碱化土壤面积初步统计大约有3600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的4.88%,土壤盐碱化问题和灌溉引起的次生盐渍化,已经成为制约干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改良盐碱地,是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城市化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社科院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认为,通过对盐碱地的改良让不毛之地变成粮仓,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改良盐碱地,也要因地制宜。

  党国英说,20世纪50年代,山东的农业情况不好,“那个时候的调查数据显示,谷物产量才100多斤”,现在一年两季,山东省基本都是一亩产一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与土壤的改良有关系。国家有很大的投入来治理盐碱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下水位下降,有利于洗掉土壤里面的盐碱;二是秸秆还田,也有利于减轻盐碱的危害。据党国英了解,山东省因为土壤的改良,农业产出率跟一些发达国家相差无几。

  党国英说,我国正在恢复湿地,地势低洼的地方增加水面,这些地方要是开垦肯定有盐碱,所以现在适当恢复水面,增加湿地,也有利于整个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就在山东江苏靠近沿海的地区,农业的综合条件比较好,治理盐碱是有必要的,但是有些适合恢复洼地、湿地湖面的地方,就没必要了。

  渤海粮仓工程实施后,环渤海地区的盐碱地,得到了很大的改良,具备成为粮仓的潜质。在滨州示范工程区内,承包盐碱地种小麦的,既有种粮大户,也有普通的散户。党国英认为,在这过程当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这件事一定不要搞强制”,党国英说,因为山东有些地方,包括滨州在内,原来的土壤条件不是很好,人口比较少,所以户均的土地面积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土地适度集中后会形成一些产粮大户,但是个别地方,农民不愿意转移到城市,不愿意转移到非农产业,他们希望继续持有土地,所以不要强制。

  党国英认为,总的来讲,规模经营确实比小农户精耕细作要好,但是土地流转一定要从农民的意愿出发,如果不是农民的意愿,事情就会变得麻烦。无视农民的意愿有一个非常突出的情况,就是地租比较高,“你要我的地,那你就给我补贴,一亩地的地租,能占纯收入的一半”,这样一来就造成所谓种粮大户的高成本,农产品价格一低,这些人也很难赚钱,“所以不要强制”。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