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义乌、徐州、东营、昌平五城市调研报告
在中国650多个城市之林中,广东惠州、浙江义乌、江苏徐州、山东东营、北京昌平等城市,以其各自的地域特征、自身的活力和文化特色,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的首批重点关注城市。我们在参考各城市提供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城市的实地调研,与各城市相关单位的座谈,结合数据收集、整理和比较分析,以期通过对惠州、义乌、徐州、东营、昌平等这些中国典型地、县级城市的发展动态分析,了解、掌握我国地、县级城市的特征、地位、优势、潜力、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积累第一手研究资料。现将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2008年度关注的惠州、义乌、徐州、东营、昌平5城市的初步调研报告如下。
昌平
城市概貌
昌平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交汇处,是首都的郊区,最南端距市中心区10公里,在历史上素有“京师之枕”的美誉。区域面积1343.5平方公里,辖1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89.6万。1999年,昌平撤县设区,在北京市各区县的功能定位划分中,昌平属于城市发展新区。根据2005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昌平新城被确定为首都规划建设的11个新城之一,功能定位是“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产业基地,引导发展高新技术研发与生产、旅游服务、教育等功能”。
昌平撤县设区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本形成了以八达岭高速公路为轴线、由北到南的昌平卫星城、沙河卫星城和回龙观居住区三大城镇组团为支撑,重点镇、一般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人口城镇化率达54.78%。其中,位于昌平最南端的回龙观、东小口地区,已累计竣工住宅面积近1600万平方米,入住人口约48万,成为北京最大的经济适用住宅区之一,目前已被列入城市中心区管理范围。小汤山、北七家、阳坊等镇先后被列为全国和北京市的重点小城镇。
城市化进程
1、城镇经济增长迅速
近年,由于昌平城市化进程加快,其经济也连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07年,昌平区生产总值完成260亿元,同比增长16%。区域税收和地方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78.3亿元和21.2亿元,增长58.5%和2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74元,同比增长1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001元,同比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37元,同比增长11.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835元,同比增长8.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2、城市化率位居各大郊区之首
在北京的各城区中,昌平区虽是一个年轻的城区,但是在各大郊区中,昌平区的城市化发展迅速。2000年,昌平区的总人口为4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8万人,城市化率为42.21%,位于各大郊区之首,但比北京市又低了26.3%,比全国又高出16.13%;2006年,昌平区的总人口为4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27万人,城市化率为54.78%。
3、与中心城区仍有距离
从2000年到2006年,昌平区的城市化率增幅较大,增长了12.57个百分点,比北京市和全国的城市化率增幅超过了近一倍。就整个北京市的城市化率而言,虽然昌平区的城市化率位于各大郊区之首,但在整个北京市各中心区中仍处较低的位置上,离平均值差20多个百分点。(相关数据详细见附表1)。
附表1:2000—2006年昌平与北京、全国城市化率之比较
年份
昌平城市化率%
北京城市化率%
全国城市化率%
2000
42.21
68.51
26.08
2006
54.78
75.60
32.53
增长
12.57
7.09
6.45
城市动力
《昌平新城规划》既描绘了昌平的未来,也确立了城镇的发展核心和动力。根据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昌平新城规划》,正在建设的昌平新城将覆盖原来的昌平、沙河两个卫星城以及马池口、百善地区,总规划用地面积220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间,昌平区将坚持“科教创新基地、人文生态景区、和谐宜居新城”的发展定位,按照“两轴一带、多点一城”的总体空间布局,加快推进昌平新城建设,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初步形成现代化新城的基本框架。目前,昌平组团的东区建设和沙河组团的巩华城改造正在实施。
昌平新城确定了“一带两轴、一城多点”,“一带两轴”即北部山区生态带、西部(八达岭高速路)高科技和现代制造业发展轴和东部(立汤路)休闲旅游和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轴;“一城多点”,即以昌平新城为中心,以镇、边缘集团、各园区和产业区为点状分布的空间结构。
昌平新城东部新区是昌平新城重要的现代化、生态宜居新城区,是面向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根据规划,昌平新城东部新区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带动昌平新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引擎,同时将建设高标准公共服务设施和高品质的生态宜居社区;将致力于增强城市文化内涵,形成与自然山水协调、富有活力的城市风貌。目前,面向全球招标的“昌平新城东部新区商务中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在奥运会后揭晓,一个占地面积136公顷,集商业服务、商务办公、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新城综合商业中心呼之欲出。
城镇定位
根据《昌平新城规划(2005——2020)》,昌平的功能定位为北京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产业基地,引导发展高科技研发与生产、旅游服务、教育等功能。昌平新城发展的总目标是持续协调发展的科教宜居新城。
近年,昌平新城坚持以举办2008年奥运赛事、启动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昌平新城东扩等新城重要功能区为契机,结合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高标准建设和配置,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为新城的持续协调发展,实现‘投资创业、旅游休闲、生活居住’三个首选之区和‘一流的首都城市发展新区’的目标,构建科教宜居新城奠定基础;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无疑又将加快昌平新城城市化的步伐。
昌平撤县设区以来,经过短短几年的建设,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新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较快,提出的“强二兴三优一”的产业发展思路,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首都北京几十万人口的转移和部分产业的转移做出了贡献,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兴城市。北京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昌平作为首都的经济腹地,对北京的城市发展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后 记
以上报告仅仅是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对首批关注城市的初步调研资料小结,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调研这些城市,以期总结这些城市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与教训。我们将利用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的专家资源、投融资资源与开发经营企业家资源优势,努力为这些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持;积极主动地为这些城市搭建招商引资渠道,特别是对环境保护和新农村建设项目提供融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