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外媒:世界透过重庆看中国未来
时间:2010-09-08 09:21:35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瑞典安全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托比庸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西方,有关中国西部发展是否要走城市化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赞同者认为中国西部城市化进程将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而反对者则坚持认为城市化不可冒进。

  托比庸说,中国人自己都认为中国还称不上是真正的强国,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巨大的东西部发展差距以及城乡差距。未来中国有多强大,不是看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能否追上纽约、巴黎、伦敦,而是要看西部能否变得像东部一样富裕,农村能否像城市一样繁荣。就发展潜力而言,中国东部许多地方在硬件上已没有太大上升空间,但中国的潜力还很大,这一潜力的权重几乎都集中在西部。

  瑞典安全与发展研究所去年的《国别报告》曾预测,中国的经济发展将在2020年前后进入“平台期”,中国的GDP增长将回落到3%-5%的水平。不过这个报告也提到,倘若中国西部的发展进程提速,“平台期”有望延后至少20年。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宋迎昌教授称,重庆在中国下一波的城市化浪潮中具有代表性,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比例高。如果重庆的发展能够发力,那就代表着中国第二波城市化浪潮的到来。可以说21世纪上半叶即2050年前,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将就是城市化,它代表着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生产方式。当然,未来西部地区的城市化也存在风险,主要是过度扩张可能会超越资源和人口等的承载能力。
  西方媒体对中国这一变化更加敏感。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在最新一期发布了2010年全球国际性城市排名。尽管中国有7座城市上榜,重庆位列所有65座入选城市最后一位,但该期杂志却以图片故事的形式对重庆进行重点推介。《外交政策》杂志写道,在传统眼光里,重庆是个不适宜变成大都市的城市,因为这是座山城,道路崎岖,地势起伏不平。但这座在1967年仅200万人口的中国内地城市,如今已拥有3200万人口,堪称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都市。文章援引前美国商会会长卡普的评价称,重庆是座被美国和其他外国人忽略的都市,因为它的面貌和发展道路,注定不会和沿海大都市一样。西方不应浪费时间,等待重庆成为第二个上海。文章还称,中国在21世纪将发挥的作用可能并不依赖于海军规模、外交官的技巧等,而在于中国如何管理规模令人难以想象的城市化进程。重庆正处于这个试验的前沿,每年大约新进城的农民有100万人。

  实际上,近几年重庆成了西方观察中国城市化的窗口。《纽约时报》曾称,在这个巨大的城市里,看到满是公寓的山丘,你会想起香港;这里密集的人口会让你想起东京;那些横跨长江两岸、如同布鲁克林大桥的工程,还会让你想到纽约。文章称,中国过去曾建设了许多大都市,从北部的天津到南方的深圳,但这些都市集中在富裕的东部。重庆的崛起是一种象征:中国正在花大力气使有着3/4人口的内陆地区能享有同样的经济繁荣。伴随重庆经济成长,这个城市每年吸引的人口相当于增加一个美国大城市的人口。

  重庆显然面临极大挑战。《华尔街日报》称,尽管重庆GDP从1998年至今已翻了两番,但与沿海城市的差距依然很大,重庆人均GDP刚3300多美元,而东部许多城市已高达1万美元。在《外交政策》网站留言板上,一些曾在重庆工作过的外国人称重庆是座“充满生机”的都市,但也提醒这座“雾都”的污染问题依然存在。而过快的城市化进程,可能让这一局面再度恶化。法新社8月31日的评论担心,这样一座快速膨胀的犬城市,排出的大量工业、生活垃圾和污水,不仅给城市带来巨大压力,也威胁三峡库区的环境安全。

  美国《连线》杂志8月25日在题为“藏在大雾后的发展速度最快的世界大都市”文章中写道,重庆以多雾出名,雾恰好可以用来比喻充满众多神秘之处的中国,“今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远处的前面,我们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但是更远处的事情却部分隐藏在雾里。这就是未来,我们看不清楚,但我们充满期望”。

“为什么偏偏是重庆”

  “为什么是重庆?”这是国际媒体在关注重庆城市化发展时提出最多的问题。英国《卫报》日前的一篇文章称,重庆有许多优势,比如运输成本比较低,同时还兼有空港、水港及铁路等交通便利的条件。路透社称,中国西部内陆与世界的距离正在缩短。海外制造商向内地挺进的趋势正好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相呼应。在未来数十年内,这一城市化进程吸纳的“新市民”人数可能会超过美国的人口总数。报道还称,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加强内需正是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扭转失衡状况、进行战略转型的方式之一。

  英国广播公司6月的一篇分析认为,发展重庆既意味着刺激经济内需有了新市场,更显示出中国为经济平衡发展找到了新舞台。报道说,重庆的城市化是保留旧城,再造新城。今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继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2020年将建成的两江新区将带来6000亿人民币的生产总值,相当于再造一个现在的重庆。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翁杰明在谈到有关两江新区的问题时表示,由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到两江新区,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历史进程。他说,地处中西结合部的重庆,是中国大陆版图的几何中心,承东启西、连通南北,随着新欧亚大陆桥建成、印度洋出海通道打通,重庆将由开放的“三线”变成“一线”,成为汇聚全球生产要素的战略要地。两江新区作为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的“发动机”和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必将在率先发展中有力地促进西部省区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大流通和大融通,承担起探索内陆地区开放开发新模式、创新城乡统筹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历史使命,从而把新区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中国未来应多看西部

  近几年来,重庆在国际上的认知度越来越高。《环球时报》驻德国记者通过Facebook对一些德国网友进行随机采访,10位网友中有6位表示或多或少了解重庆。在德国亚马逊网站,可以搜到有关重庆的德文书有417本,从介绍重庆美食、美景到投资机会的各种书籍都有。实际上,世界对重庆的了解主要是近几年。曾到重庆进行学术交流的德国学者艾图博士对《环球时报》证者说,重庆这几年出了不少新闻,频频被国际媒体报道,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由于重庆在很多事上开辟了新道路,虽然很多时候也受到争议。

  近几年来,重庆确实成了国际许多媒体报道中国的焦点。2007年,中国“最牛钉子户”最终在法院介入下与房产开发商达成协议。德国《日报》称,“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真的保护公民的财产”。近来的重庆“打黑”也是国际媒体报道焦点。美国《迈阿密先驱报》8月8日称,“打黑行动显示中国政府创造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更良好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的决心。”

  在日本,相对中国其他城市,日本人以前很少谈论重庆。这是因为日本历史上制造的“重庆大轰炸”,让他们内心有着难以放下的包袱。但近年来,日本对重庆的关注正日渐高涨。日本最大便利连锁店罗森株式会社在重庆落户,并计划3年内开设300家店。而迄今为止,罗森在上海也不过是开了300家店。日本驻中国重庆总领事濑野清水近日在福冈参加北九州贸易会时专门发表演说推介重庆。

  两江、轻轨、高楼、“棒棒军”,重庆独特的城市风格和市井气息,吸引着世界关注的目光,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重庆也面临着来自外界的疑问。有西方媒体称,“这个城市变化的节奏太快了,就像当一辆有轨电车沿着路线疾驰的同时,人们还在铺设新的轨道”。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