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沿海大城市如何应对“空心化”
时间:2010-09-06 09:13:50  来源:文汇报  作者:蒋萍 梁颖睿 
 本报宁波9月5日专电(记者蒋萍  通讯员梁颖睿)日前,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系列专题活动“总部经济发展论坛”在宁波举行。国内经济学家聚首,就如何面对城市“空心化”的挑战、发展总部经济发表真知灼见。
    
产业转移引发“空心化”忧虑
    
    “下一个五年,我们很担心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在论坛上,宁波海曙区区长彭朱刚坦言。导致此种担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近些年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城区内原有工业企业加速外迁,不少大城市面临着制造业“空心化”的压力,城市经济发展亟需新的增长点。如北京“十五”期间外迁工业企业144家,“十一五”前期(至2008年6月)关闭搬迁工业企业141家。从2006年至2008年2月,深圳已整体外迁工业企业599家,涉及工业总产值108亿元。
    
    “这就逼着我们发展总部经济。”北京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说。赵弘在国内首先提出的“总部经济”理论,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美国学者J.O威勒分析了美国20座大城市的资料,发现有60%的城市在制造业转移出去以后,保持了持续繁荣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城市实现了产业服务化和总部化。可见,总部经济为中心城市经济转型提供了一种选择。
    
“软环境”起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跨国企业如何选择自己的“总部”?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杰出院士陈坤耀教授给出了答案:首先,有较高的生活素质,这就包括了休闲康乐,环境及卫生、房屋、教育及医疗。“良好的生活环境,才能激发一个人工作的动力。”另外要考虑人和资金的流动性,“地理位置佳、运输及交通方便、通讯顺畅、外汇管理制度宽松,是总部经济设立的必要条件。当然,还需要专业服务的支援,有完善的金融、保险、会计以及法律制度。”陈坤耀坦言,建设及商贸活动、税收优惠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宁波中小企业众多,这在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看来,恰恰是发展总部经济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它们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设立总部。”樊纲相信,如果不发生大的金融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经济还有20年~30年的高增长,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大批中小企业成长、壮大起来,不排除其中会出现世界级的企业。
    
    樊纲建议,宁波在发展总部经济过程中,不要“嫌贫爱富”,老想着到外面去拉跨国公司、央企进来设立地区总部。“引进外面的大企业重要,培育本土的中小企业更重要。”他还介绍,国外不少总部经济实体都设立在小镇上,在后城市化时代,位置在哪里,不是最重要的,反而是看不见的“软”环境起到决定作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