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创新高 楼市区域分化料加剧
时间:2014-12-04 11:44:37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张敏 

    伴随房地产市场回暖,一线城市土地交易不断升温,土地出让金悄然攀升至历史高位。公开数据显示,前11月,一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额达319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并创历史新高。随着12月数宗优质地块的入市,这一记录还将被改写。

    多项政策刺激带来的市场预期逆转,以及一线城市“避风港”作用的凸显,成为楼市和土地市场回暖的主因。业内人士指出,在这背后,楼市资金从二三线城市向一线城市回归的大势难逆,这将对今后的一线楼市起到明显的助推作用。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的态势将更加明显。

    土地交易量跌价涨

    在各项政策利好刺激下,近期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明显升温。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前11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城市共成交住宅用地195宗,成交土地价款3190.33亿元。这一数据不仅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交易记录,而且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

    算上商业用地和其他经营性用地,一线城市截至目前成交总土地价款高达4692.9亿。中原地产认为,2014年全年一线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必将突破去年创造的5245亿的历史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一线城市的住宅用地交易,呈现出“量跌价涨”的态势。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一线城市仅成交住宅用地195宗,为近5年来同期的最低值。且与去年全年的交易数量相比,下降30%之多。同时,前11月一线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楼面价为11886.42元/平方米,比去年的7571元/平方米上涨高达57%。

    放在整体市场之下,这种情况显得颇为突出。从今年9月以来,土地市场呈现出不断升温的态势,但整体土地交易宗数和交易价格均变化平稳。不少二三线城市虽然推出优质地块,但整体交易热度仍不及往年,土地市场的回暖速度相对缓慢。

    按照历史经验,土地市场的变化往往比住宅市场滞后3-6个月。即在房屋市场成交量出现涨跌变化的3-6个月之后,土地市场才会呈现出同样的变化。但在今年,二者的变化趋势较同步。从三季度开始,房屋和土地交易市场几乎出现同步升温。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前松后紧”的供地节奏,使得下半年各地不断供应优质地块,引发企业哄抢。另一方面,9月底以来不断推出的信贷新规、公积金购房新政、降息等政策,极大改变了市场预期,促使房地产企业出手拿地。

    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之所以升温迅速,主因在于在供需关系发生逆转的大背景下,其作为“避风港”的作用不断凸显。数据显示,自2012年4月以来,全国商品房库存连续31个月保持上涨。且与最低点时相比,最近两年多来,全国商品房整体库存上涨接近9成。同时,四个一线城市仍然维持着“供不应求”的基本面。

    一线楼市“点点红”

    土地交易升温的背后,正折射出资金流向的变化。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珏林表示,随着房地产业整体利润率的降低,资金正在从楼市撤出流向其他行业。楼市复苏并未呈现“片片绿”,但在一线城市已然可见“点点红”,资金从二三线城市向一线城市回流的现象明显。

    “支出同样的销售成本,一线城市贡献的销售额和利润率可能数倍于二三线城市。”京城某上市房企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总部位于北京的该公司正着力进驻广州和深圳市场。而在二三线城市的策略上,只选择东部省会城市,不会进驻三线城市。

    恒大、碧桂园等一些南方的开发商,近些年也在收缩二三线城市布局,并尝试进驻北京市场,一些房企甚至不惜高成本拿地。分析人士指出,这些企业调整布局的思路在于“集中战线、规避风险”。

    上述房企负责人说:“在北京卖一套房子,可贡献二三百万元的销售额,相当于中小城市卖三四套。而且北京项目的利润率有保证,外地就不一定。”他表示,公司所布局某个中部城市,房价已连续三年未曾上涨,极大压缩了项目的利润空间。

    2007年以来,房地产企业曾出现一波进军二三线城市的热潮,这一度助推了这些城市房价的攀升,也帮助房企迅速实现规模扩张。但多年以后,过量的投资使得很多二三线城市出现供应过剩的局面,房价上涨乏力,利润空间压缩。

    自2012年以来,资金又出现“回归潮”,除前述土地交易的升温外,还表现在房地产投资的变化上。据统计局数据,前10月,除上海外,北、广、深三个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2.4%)。其中,北京增长14.8%,广州则达到18.6%。

    尽管大量资金已从二三线城市撤出,这些城市的过剩风险仍然不容忽视。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近日发布报告称,2015年房地产仍然处于去库存阶段,并且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会有分化表现:三线城市市场状况恶化比较明显,二线市场局部趋稳,而同样具有高土地成本的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相对更健康。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情况将进一步推动资金回流,未来将有更多的资金向一线城市流动,或者选择撤出楼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称,相比三四线城市看得见的风险,房企更加扎堆一线城市,这种情况下,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并可能继续推高地价。

    “地王”入市 升水难免

    土地市场火热正给一线楼市带来“润物无声”的影响。张大伟认为,相比交易成本的变化,其对于市场预期的影响显而易见。

    12月3日,北京土地市场挂牌多宗土地,其中包括一宗建筑规模近42万平方米、底价达到70.7亿元的“准地王”。分析人士普遍指出,类似地块的推出,不仅会推高其所在区域的热度,还将助推整体市场的预期,庞大的数据将给市场带来刺激。

    土地成本的提高,也将助推房价上涨。张大伟还指出,由于北京多宗住宅用地都配建保障房或自住型商品房,因此纯商品房地块的实际成本要高于预期。这将使得项目入市时,房价将随之“水涨船高”。

    事实上,尽管土地价格高企,但前11月,一线城市住宅用地交易的平均溢价率为25.50%,甚至低于去年全年32.53%的水平。也就是说,政府部门已经悄然提高土地底价,这显示出政府部门对土地市场的上涨预期较明确。

    在业内人士看来,短期房地产企业出于去库存的业绩考虑,以及缓解资金压力的考量,恐不会出现大面积涨价的现象。但在政策利好不断释放的背景下,资金流入、地价高企,已给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埋下伏笔。

    一方面,若一线城市成交量持续升温,势必会带动房价回升。事实上,随着销售目标的接近完成,一些房地产企业已经悄然提高项目价格,不少二手房项目也出现提价现象。另一方面,“限价令”的松绑,正在给一批高价项目“放行”。以北京为例,此前风靡一时的“蓟门桥地王”项目,今年已经入市并获得热销。而“万柳地王”、“农展馆地王”等一批高价项目预计将在2015年入市,其无疑将抬升北京楼市的成交均价。

    数据显示,今年10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均停止下跌,其中北京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3%。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则显示,今年11月,上海、深圳两地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已出现环比上涨的情况,其中上海的涨幅达1.18%。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二三线城市楼市上涨乏力,未来房地产市场将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其中,一线城市的“独大”局面将继续凸显,房地产成交量和价格仍有升温的动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