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美丽城市”进行时
时间:2010-08-31 11:08:34  来源:大庆日报  作者: 贾超时 
 49.6%,这是当下的大庆城市化率。去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46.6%,前年,世界城市化率超过50%。毋庸置疑,大庆城市化进程中的每0.1个百分点所诠释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都是向着省委要求的“建设美丽城市”迈出的坚实步伐。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当今天的大庆人深切地感受到所生活的城市在一天天成长、一天天变得漂亮、生活一天天变好时,那份成就感、自豪感、欣慰感都会油然而生。

  相对于全国655座城市来说,在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高潮期的大背景下,大庆的城市发展,既符合城市化的共同规律,又有典型资源型城市自身的明显特征。

  扣除油经济,单从非油经济看,去年,大庆人均GDP5700美元,三次产业比重7.4:64:28.6,工业化率58.9%。按国际通行判定方法,人均GDP超过2912美元,一产比重在10%左右、且二产高于三产,工业化率接近60%,表明大庆即使不包含油经济也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

从城市化进程看,大庆先有企业后有城市,城市发展经历了从地区企业化到企业城市化的特殊演进过程。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城市化率在30%以下为初期发展阶段,30%-70%为中期加速阶段,70%以上为后期成熟发展阶段。大庆目前城市化率为49.6%,正处于城市化中期的中间转折阶段。

  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庆已开启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新纪元。

  一

  历经了近20年的奋力推进接续产业发展之后,今天的大庆进入了经济转型的关键期。

  地下,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创建百年油田;地上,加快培育壮大接续产业,形成多元经济支撑。目前,以石化、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五大重点接续产业正快速发展,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0%以上。去年,全市非油经济增加值达到1085亿元,油与非油经济的比例由2000年的77:23调整到56.8:43.2。同时新型环保、生物、信息和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企业数已超千家。

  今年上半年,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市GDP实现1447亿元,增长1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1.8亿元,增长35%。其中,地方投资188.3亿元、占总投资的6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5.4亿元,增长27%,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70.1亿元,增长31%。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看到,石油资源不可再生,对于一个区域来讲,在消耗中减少是石油资源开采不可逆转的路线图。原油4000万吨稳产在掩护接续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已愈发珍贵,非油经济在拉动全市经济增长中承担任务之重前所未有。

  在石油工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前提下,接续产业必须实现超常规、大跨步发展,才能保证大庆整体发展不减速、不掉队。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着力破题,大庆城乡一体化发展已迎来了攻坚期。

  目前,在全市58个乡镇中,已有21个小城镇获得全国知名镇、全省百强镇、全省环境优美镇等荣誉称号。

  高点规划小城镇发展定位,综合考虑区位资源、发展潜力、人口状况等客观条件,强化战略思维,优化城镇布局,全面完成了《大庆市城镇体系规划》、《大庆市滨水城镇建设规划》,培育建设喇嘛甸等10个经济强镇,连环湖等15个旅游名镇,三合等20个生态优美镇,茂兴等10个文化古镇。因地制宜培育乡镇主导产业,肇源县新站镇依托铁路交通优势,辟建粮食产业物流园区,成为龙江西部的粮食物流中心;大同区八井子乡建设精品棚室5000栋,每年吸引6万人观光采摘。

  在投入上,单是2008年、2009年,市财政就安排了近8000万元资金,投向道路硬化、“三供两治”、绿化美化、环境整治等项目。今年又选择10个发展基础较好、具备一定承载和辐射能力的乡镇,在政策上进行倾斜,在资金上加大投入,在项目上进行整合,建设成为设施完备、产业成形、要素集聚、特色鲜明的经济重镇,以此来减少农业人口,提升城镇化水平。

  目前必须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仍不均衡,二元结构还比较突出等问题,推进大庆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进程。

  经过了多年持续大规模集中建设后,大庆已超前谋划跨越“城市病”临界期。

  近年,按照“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理念,大庆城建步伐逐年加快。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加快推进“东移北扩、西拓南进”开发战略,全市建成区面积210平方公里,主城区182平方公里;全市人口集聚扩张,户籍人口由建市时的52.5万猛增到287万;启动建设面积250平方公里、未来可吸纳100万人口的庆南、庆北两座新城,都市框架更加开阔、舒展。全市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全方位、立体化交通体系初步形成,市区重要交通节点全部实现立交,公路总里程2.3万公里,是建市时的4倍。萨尔图机场开通一年,运送旅客人数26万人次。

  年初以来,启动了西城区分区性总体规划等8项重点规划项目,初步完成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总体城市设计、城市滨水地区开发利用规划。60项城建重点工程中,世纪大道整理及湿地跨越、奥林匹克公园、铁路大庆西站等42项开复工,部分已竣工。

  但同时,交通拥挤、垃圾污染、噪音扰民、水资源匮乏、社会治安压力加大、人口膨胀等“城市病”,有的已开始在我们身边显现。比如交通问题,大庆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0万辆,并且以每天近200辆高速递增,未来5年,大庆的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组织管理将面临重大考验。在城市建设管理上,必须抢前抓早,在“城市病”全面爆发前,争分夺秒,做好预防和化解工作,切实做到“硬件超前10年、软件紧跟前沿”。

 

  从单一的企业文化衍生出城市精神、市民人文品质之后,年轻的大庆已经进入大文化发展繁荣期。

  30多年来,大庆人靠“两论”起家、靠“两分法”前进,靠“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激情干劲,拿下了世界级大油田。在艰苦卓绝的石油会战岁月中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经过时代的陶冶、思想的涵养、实践的润泽,已经深深根植于每一个大庆人的内心深处,成为大庆人特有的人文品质和核心价值观。

  但必须看到,人文塑造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大庆作为年轻的城市,文化底蕴相对较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从宏观上看,本土固有的民间文化、创业生成的企业文化、纷繁多样的移民文化、自然生长的市井文化、层出不穷的流行文化、不断渗透的外来文化,交织融合,导致大庆的城市文化形态十分复杂,如何提炼、整合、完善、重构,培育适应发展需求、大庆特有的人文精神,是当代大庆人必须面对的课题。从微观上看,虽然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仍未真正根植于新生代大庆人和外来务工者形成的“新大庆人”群体。

  因此,必须深入思考,创新举措,深化“书香大庆”、“礼仪大庆”、“诚信大庆”活动,开展“开明大庆”、“温暖大庆”活动,不要轰动效应、只求感化心灵,切实实现大庆传统文化与新时期先进文化接轨、让新时期大庆市民接受,形成大庆鲜明的市民精神、人文特质。

 

  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大庆迎来了城市发展动力转换期。

  建市之初,大庆城市功能缺位、公共服务缺失、社会事业缺项。经过30年不懈努力,目前已整体引进提升7所高等院校,高校数量全省第二;省级示范高中12所,优质高中教育比例达到76%,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名列前茅,高考万人升学率连续8年居全省首位。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1979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不足200家,而现在已发展到1500家,增长了7.5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453家、科研院所90多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8%。

  但从城市现代化要求看,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任务空前艰巨,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打造大庆可持续发展新引擎。

  虽然大庆的整体教育水平在省内处于前列,但学前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以及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提升水平,既要办满意教育、均衡教育,又要办素质教育、应用教育。虽然近年引进了一批科研院所,建设了生产力发展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但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在借助“外脑”、引入成果等方面,方式还不够灵活有效。大庆的人才瓶颈问题已经开始显现,主要是实用型人才和高端人才匮乏,特别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规划设计、社会管理等方面急需的专业化、技能型人才少。

 

  在逐渐叫响“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的同时,大庆已进入生态建设提升期。

  8月21日,据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公布的《2010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报告》显示,大庆人居环境水平位列全国第七位。

  这得益于在建设工业文明的同时,大庆人一直在发展生态文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围绕“植树、复草、治水、净气”,先后实施百湖治理、百个生态园建设工程,同时坚持“见缝插绿、老区还绿、新区建绿”,实施绿色屏障和道路景观绿化工程,建设油田百里生态长廊,已累计植树造林1.5亿株、治理盐碱地和沙化土地112万亩、整体绿化村屯1710个。目前,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近11平方米,国家生态市39项指标中,大庆已有22项达到标准。

  去年,大庆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全国地级城市中同时获得文明城、卫生城、环保模范城荣誉的七个城市之一。

  但我们必须要清醒看到,在生态建设上,大庆人的人居环境改善任务依然空前艰巨。比如,地下水位最大降深曾达48米,全市208个天然湖泊中有的已成为纳污湖泊、油田产能区植被恢复难度大任务重等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大力度,打造天蓝水清、树绿草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绿色大庆”,让大庆人更舒适,让外地人更向往。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