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昙华林城市化讲座开讲
时间:2014-10-30 14:40:50  来源:城市化网  作者:谭少容 

    城市化网讯(谭少容报道) 如何做好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大拆大建的传统模式显然行不通,有没有新的改造模式?10月3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政府大会堂举行的主题为“中外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策略与思考”昙华林城市化讲座上,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邀请了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合作项目欧方在华协调员尼古拉·彼得森教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张幼云,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资深研究员李津逵等中欧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开发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武昌,共襄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大计。

    昙华林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是一个传承传统文化、中西文化并生的街区,也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前沿、历史名人成长的息壤。正如中共武昌区委书记王立所言,希望通过讲座活动来探索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复兴路径,如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总结和传播昙华林在历史文化街区复兴保护工作中取得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昙华林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让武昌这座有着近18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重新拥有曾经的荣耀和辉煌。

    昙华林自今年4月在第七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上荣膺“2013年中国城市化典型案例”以来,引起了国内外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引起了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合作项目欧方在华协调员尼古拉·彼得森教授的浓厚兴趣,他表示这是在中欧历史建筑文化与交流的一个十分难得的典型案例。作为欧盟官员,尼古拉·彼得森在参观昙华林时惊讶于历史建筑的完好保存,并称昙华林为“一个不可多得的中外文化交融的好地方”。他说:“一百多年前昙华林开启了东西方的合作,今天的昙华林将再次开启东西方合作。”他提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复兴不仅仅要保护建筑,还要把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有力手段,为未来发展创造价值。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主任研究员李津逵长期跟踪昙华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建设,在他眼中,昙华林是重启对大武汉热爱、自信、自豪的一片热土。在讲座中,他说昙华林历史街区与全国众多同类街区一样,源自民间发起的文物保护情怀,始于政府的规划和基础设施改造,继之以文化产业的园区建设。“所幸的是,昙华林街区范围广、武昌区政府对历史街区抱持敬畏与谨慎态度,使民间艺术力量得以自发成长、文化业态与原住居民相安共处。”在介绍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后期实施计划时,他深有感触地说:“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正在走一条与众不同的复兴路径,即文化导向和社会机制。”他认为,武昌区政府的专职机构与基层组织以保护复兴昙华林为契机,与城市中官方与民间各文化艺术机构、与武昌大学城内各高校、与辖区居民开展多层次互动,开始了一个真实的、永续的城市文化与社会的建设,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复兴。

    本次会议的专家主持人、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张幼云,是从昙华林走出去的一位很有才华的外交官。作为昙华林的女儿,她以有这样的“母亲”而自豪。她在盛赞昙华林是一个高度浓缩历史与现代的范例的同时,寄望各方通过专业整合和提升,摸清昙华林历史的来龙去脉。她表示要将昙华林街区发展纳入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合作项目,加大对外交流,努力促进昙华林街区的文化复兴。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所承载的应该是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是武汉这座城市的名片与象征,那么武汉应该如何来投资、保护、改造昙华林?面对昙华林如此丰富多彩的城市肌理、建筑形态以及多元文化的交融,应该如何挖掘、传承其真正的价值?会上,通过中欧专家演讲、对话互动的生动形式,坚定了“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复兴”项目的复兴理念、治理创新与人文情怀。

    在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过程中,很多都是靠政府进行投资。对此,李津逵支招说:“政府花钱复兴历史文化街区,首先应该开辟一定空间向公众开放。为了让投入的钱更有效率,应提出标准对公益、风险和影响力进行评估,同时,政府的钱要用在刀刃上,撬动全社会关注并投资昙华林。”

    一般来说,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保护建设项目资金平衡很难,欧洲国家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尼古拉说,中国的土地通过交易进行开发,这样会让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失去保护价值;而在欧洲,运作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项目前,政府通常会收取财产评估税,核实其地产方面的价值。另外,社区型公司也会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投资感兴趣,由公众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投资,会激发更多的投资来源。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复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时,张幼云认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不仅仅是产生短期经济利益,更要综合考虑社会、文化、精神、人的成长、社会长远发展等。

    王立书记指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很难有直接照搬照抄的经验,人应该是落脚点和出发点。今天的执政者应充分理解历史文化街区过去的价值以及对人的影响,在武昌这一有着1800年的历史文脉中,应注入人们幸福生活、产业、居住环境、社会配套的要素,使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获得全面发展,而且生活得幸福。

    武汉城市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匡细运说:“城市要有所担当、有所建树,在精神财富、文化发展应该有引导作用。文化就是生产力,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这一文化空间的复兴就是引领人的精神制高地。”

    会上,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秘书长蔡义鸿与湖北省武昌区政府副区长许启彤共同签订了战略协议。许启彤表示,愿意与城市化委员会携手共进,更好地加强国际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引进国际资源、促进武昌区做好历史建筑的价值发现、研究与挖掘,把昙华林打造成为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合作中的一个有影响、有知名度的典型案例。

    蔡义鸿秘书长说,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以实物的、活生生的历史标本形式伫立在那里,形象地展示着中国近代革命史、教育卫生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建筑史、宗教文化史和武昌城邑文明史,本身具有的条件在城市化进程中屈指可数,武昌区政府对历史文化街区秉持的敬畏与谨慎态度令人钦佩。他表示要推动这一项目的交流与合作,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和复兴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性,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乃至世界城市化进程意义重大。

    据悉,本次讲座活动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指导下,由武昌区委、区政府和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主办,武汉武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城市化杂志主编、城市化网总裁顾晴,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匡细运等参与了交流讨论。大家都希望,昙华林不仅要成为艺术家的摇篮和城市文化的名片,而且更要成为百姓诗意栖息的乐土。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