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0-20 16:38:04
来源:红网 作者:高亚洲
首都雾霾压城,却只能“等风来”,置于现代文明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尴尬和无力,足以灼痛人心。等来一场可驱霾的风,至少得因于天时地利,而一场朝着宽慰人心而来的古风,倒是不请自来了。近日,有媒体援引古代气象志为雾霾寻找历史依据,认为“自古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而到了明代“每隔几年便会光临京城一次”。
这显然不是一次无来由的空穴来风,根据这家媒体的刊载,有《元史》记载,1329年阴历三月,由于前一年冬天没有下雪,春天又乏雨水,导致“雨土,霾”。不仅有明确的时间、地点,连原因也有具体的陈述,其真实性应是毋庸置疑的。该文显然不仅仅意在追溯霾的最早出现,在随后的文章中,不仅不厌其烦地将明朝各年间记录在册的“霾”天一一呈现,而且把自明以降的清朝雾霾天,也来了个大检索,并得出“总之,每隔几年‘霾灾’便会光临京城,多集中在冬季和春季”的结论。言下之意可谓清晰可见——雾霾虽可恨,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霾之所至,并非今日之造孽,实在是古已有之。既是有“传统”的寻常事,也就无所谓追问和祛除这咄咄怪事了。
要沿着这个逻辑,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溯源,在3000多年前的《诗经》中,便有了“霾”的记载,文中的“终风且霾,惠然肯来”便是例证,虽然不能证实是此霾“惠”及北京,但至少可以成为“霾苦天下人久矣”的又一力证。总而言之,纵观整个言说的逻辑结构,其出发点是这古今之“霾”是一脉相承的。
如果这个逻辑是成立的,一个首要的问题是,此“霾”是否为彼“霾”呢?这不是偏执地去咬文嚼字,姑且不说中国汉字的意蕴丰富,汉字在历史长河中所发生的词义衍变,也是比比皆是。一个浅显的例子,养生一词,今意为保养身体,但在古时则解释为“代养活着的人”,虽是同一词,意思却大不同。从“霾”来看,最初的意思即为“雨土”,这个形声词所描述的是土像下雨一样的现象。由此看来,古时的霾,可能更多的是跟自然气象有关,如强风来临,卷起黄土尘飞扬,形成“雨土”之象。这一点从历史记载中频频出现的诸如“风霾阴翳”、“狂风阴霾”等词,也能得到证实。
再来观照今日的雾霾,作为一种标准的气象用语,更多是对天气质量的描述。根据现有的科学研究,霾的形成主要由于三个原因:一是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二是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三是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换言之,从霾本身来看,今日之霾与古时之霾,在内涵、形成机理上有着本质的差异。而从其成因来看,虽然也与气象条件有着一定的关联,但是无论是静风还是逆温抑或是污染物的增加,无不与现代人的活动影响有关,而尤其是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更是人类破坏大自然的直接后果。
退一步来说,即便今日的霾与古时的霾成因相似,都因于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和侵占,所不同的只是在方式上。那么拿“元代霾”来说事,能成为强霾压境下的一碗心灵鸡汤吗?这样的“自古有之”,就能让现代人在强霾之中有着泰然处之的免疫力吗?历史的观照,在于照进改变现实之路,而不是关于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联攀附,更不是牵强附会的援古证今。
对古今之“霾”的辨析,并非为谁正名,乃是从一场深刻的郑重其事中,希冀出更清晰和更坚定的求变,让一股从元代吹来的北京雾霾,云淡风轻为一股务实之风。即便观照古今,不能由此生发出战必克霾的信心,但观照天下寰宇,治霾并非不可能。从雾都伦敦的改头换面,到雾城洛杉矶的云淡风轻,从第一部《清洁空气法》到《清洁空气法案》,无不说明要克制霾的淫威,需要天时地利,更需要人和,比如对自然的敬畏,比如对发展的省思,比如对重典的仰仗等等,如此,首都北京的天高云淡之日将距之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