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8-09 22:05:34
来源:中国网 作者:乔新生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规定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建设和共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这标志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已经有了完整的路线图。
在户籍制度管理方面,学术界始终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的户籍制度并没有问题,人们之所以对户籍制度存在各种非议,是因为附加在户籍管理制度基础之上的各种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不合理,换句话说,是附着在户籍管理制度上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给中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如果只是取消农村户口或者城市户口,而不解决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不合理问题,那么这样的户籍制度改革毫无意义。但是,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如果强调先后次序,而没有通过户籍制度变革促进配套性社会保障体系改革,那么,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将永远无法实现。
国务院提出的户籍制度管理方案,是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作出的一项战略性选择。根据这项改革方案中国不再实行带有明显身份社会特征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居住证制度。今后社会保障福利各项制度不再依托户籍管理制度加以修改和完善,而是通过加快建设和共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简单地说,就是取消农村户口,鼓励人员自由流动,今后国家建立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不再区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户口,而是根据居民的居住信息加以实施。
这样的制度对于特大型城市来说毫无疑问将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正因为如此,国务院在户籍制度改革方案中明确规定,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的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的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的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换句话说,取消农村户口,并不意味着农村居民可以自由迁移到大城市或者特大型城市。取消农村户口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想居住在大城市或者特大型城市,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这是因为大城市或者特大型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社会保障福利较高,如果在短时间内接受大批农村居民,那么,社会保障体系将会遭受重大挑战。
这样的制度变革只能是权宜之计,当务之急是要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均等化。我国已经把统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列入政府议事日程,今后还应该通过在中小城市举办大型国际比赛,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与大型、特大型城市的基础建设水平大体相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居民到中小城市居住,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城市、特大型城市的居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到中小城市发展。这样做不仅可以解决西方国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让我国的城镇化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笔者建议,北京乃至其他一些大城市可以优先把大学等科研教学机构迁移到中小城市,以此来带动中小城市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城市以教育产业为依托,带动相关产业持续发展。在西方现代文明国家,大学一般都在中小城市。城市因为大学的存在而充满着书卷气息,大学因在中小城市而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国务院应当启动科研院所的搬迁工作,让科研院所在中国城镇化改革中扮演领头羊的角色。今后国务院组建的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应当把大学推进城镇化作为一项重要考察指标,鼓励更多的大学特别是一些著名大学到中小城市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腾出更多的空间,用于城市的商业化建设,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的大学真正拥有平静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