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缓解下行压力 不能放松环保(生态论苑)
时间:2014-07-27 12:49:14  来源:人民日报 

    个别地方通过乔装打扮或偷梁换柱的办法,让本该淘汰的落后产能重新上马;通过降低环评门槛或“先上车后补票”的办法,引入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把调结构、转型升级等要求抛在脑后。

    近几个月来,国家打出一系列“微刺激”组合拳,例如定向降准,支持棚户区改造,鼓励发展新能源项目,加速推进铁路、公路、水利等工程建设。各地也开始加大投融资力度,加大相应领域的项目建设力度,对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次“微刺激”并非不分行业的全面刺激,部分刺激措施同时也是改革和调结构措施。“微刺激”的目的应该是激活经济发展的正能量,不能为了增加GDP而不顾生态环境,比如不能把资金往重化工大项目、甚至是高污染高耗能大项目上一投了之。

    但是,确有个别地方打着稳增长、惠民生的旗号,通过乔装打扮或偷梁换柱的办法,让本该淘汰的落后产能重新上马;通过降低环评门槛或“先上车后补票”的办法,引入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把调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抛在脑后。

    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却没道理。通过“硬发展”来解除环保约束或降低环保要求,虽然能够获得短期经济增长,取得一时的明显政绩,但加大了长期环保压力,留给继任者的是“黑色遗产”,也会影响公众的民生福祉。

    当经济增长放缓时,就悄悄松开环保“闸门”;当环保压力加大,节能减排目标难以完成时,就临时抱佛脚,采取拉闸限电等办法,这种随便拿捏、摆布环保的做法,实际上是将领导意志、地方利益凌驾于环境法律、法规之上,对生态环境破坏力极大。

    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需要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扎扎实实地推进。环保工作断断续续,环保力度时轻时重,只会不断加大环境压力,不仅不能减少污染存量,还会持续增加污染增量,最终导致解决环境问题的成本呈几何级数上升,污染总量难以控制。

    让各级领导干部真正重视环保、“不敢越雷池一步”,需要建立完善政绩考核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环境保护是政府重要职能,应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大幅度提高生态环保指标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同时,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并严格实施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营造不能、不敢盲目决策的制度环境。

     让“环保高压线”名副其实,严惩任何敢于越过“红线”者,让违法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才能促使地方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切实负责,始终对污染保持高压态势,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