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是推进精神建设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旦错过很可能会造成千古遗憾。现在不少地方的城镇化进程中严重忽略了这一点。
精神建设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深远意义
我国正在发生着数千年历史中未曾有过的深刻变革。一个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快速的城镇化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口格局等多维度的重构,这有力推动着并将继续深刻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然而也应当看到,与当下物质财富迅速增长形成明显反差的,是精神建设的缺乏。走遍全国各地,人们常常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千城一面:到处是宽阔的马路、林立的高楼,但缺乏文化特点,特别是缺乏作为精神支柱载体的建筑物或场所。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的城市将会变成没有灵魂的水泥森林,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由于缺乏精神寄托之所而成为没有信仰的群体,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和伟大复兴将没有保证。
精神载体凝聚着城市人的灵魂乃至民族精神。综观古今中外,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村庄中最漂亮的、标志性的、处于显著位置的建筑物通常都是精神支柱所在地。如处于北京中心位置的紫禁城,在古代,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精神寄托之所,其左前方是祖庙,右前方是社稷坛。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地区建设也承续了这一传统,左边是国家博物馆,右边是人民大会堂,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统一。我国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位于拉萨显著位置的布达拉宫则是世界上最雄伟壮丽的建筑之一,因为它是人们精神支柱所在地。我国古代的村庄布局一般也是如此,村中心或其他显著位置一般都有祠堂、庙宇等,以供人们表达信仰和情感,开展公共文化活动。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也不例外。如英国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山等,都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所在地。
精神载体建设发挥着提升人们精神素质的作用。一个城市的精神支柱所在地是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场所。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开阔眼界,增进友谊,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还可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过程也是大量农民进城的过程。农民进入城市以后,原来的思想水平、知识结构、风俗习惯等都不能适应城市的生活,这就需要政府以及社团组织、有识之士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培养。精神载体建设有助于提升新市民的精神文化素质,例如通过理论大众化的方式、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召开同乡会等来增进人们的交往,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逐步解决新市民精神上融入城市的问题。
一个城市的精神支柱所在地不一定要大,但是一定要有,比如要有一定规模的伟人馆、展览馆、博物馆、文化广场等,到那里大家有看不尽的东西,甚至流连忘返,看了以后都觉得在文化上很有收获,在精神上有所提升。这样,传统与现代才能结合起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才能承续,人们的精神家园才能完美。这样的城市才是真正的有灵魂的活的城市。
大力推进精神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我国现在的城市人口众多,利益多元,思想多样,各种各样的价值理念处于相互交织的状态当中。那么,如何建设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呢?
一是要把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性结合起来。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同时把中国传统文化、西方传统文化里面优秀的东西吸纳进来,共同打造我们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文化的多样性是不矛盾的。指导思想一元化是讲国家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只能有一个,不能时而这样,时而那样,那样就会造成思想混乱,甚至国家分裂。文化的多样性是指每个人、每个群体的爱好、兴趣等可以是多样的。比如,人们的宗教信仰、文化兴趣等是多样的,有的甚至很不相同,但这不妨碍人们都拥护国家发展道路的大方向。
二是要把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结合起来。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都类似生命体的运动,不能轻易打碎重来。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另起炉灶。对于古今中外的优秀思想文化,我们都要学习、继承和吸纳,但不能把西方的一些所谓先进的东西引进来取代我们原有的生命体系,如果那样只会引起天下大乱。建设人们共有的精神支柱也是这样,需要稳定有序地向前推进,需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实现中国梦的先决条件是稳定,然后才能发展。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研究解决面临的问题,而不是相互批评,相互攻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才能逐步实现。
三是要把政府推动与民间参与结合起来。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载体,应当而且只能通过我们党和政府的领导来进行,即与整个社会的改革一样,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但同时也应当是自下而上的过程,即应当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自己精神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包括借鉴传统的做法,利用民间力量参与精神支柱载体建设。
用什么方法推进精神建设?总的方法应当是充分借鉴历史上精神支柱载体建设的基本经验,把现代的先进思想内容与传统的精神支柱形式相结合,同时,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创新发展。
从历史上看,精神支柱载体通常可以概括为六个字:经、僧、众、庙、像、礼。对此,我们应当充分研究借鉴。这些年来,我们的指导思想、主流价值之所以落地生根不理想,与没有很好借鉴传统的做法有很大关系。当然,我们不能搞封建迷信那一套,而主要是借鉴其形式。我们的“经”应当是先进的文化经典、理论读物;“僧”应当是科学理论的研究者、传播者;“众”应当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现有的受众主要限于学校的学生、党校的学员等,还应当把大部分的社会大众变成受众;“庙”应当是现代化的展示先进思想的场馆,群众可以到这些地方听讲座、学文化、搞文艺活动,甚至举行新式婚礼等,潜移默化地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像”应当是领袖人物先进人物的雕像、画像、塑像等等;“礼”应当是先进的礼仪规范,如行敬仰礼、鞠躬礼、宣誓礼等。
在这六个方面中,场馆建设是基础。有了场馆,才能有其他元素和相应的活动。这些年,各种文化馆、纪念馆等建设不少,但能够充分体现主流文化价值的不多。比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但至今没有一座国家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展览馆。只有把这样的文化馆、展览馆等尽快建设起来,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才能使先进思想文化逐步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且,只有把场馆建设起来,历史伟人才能活起来。比如建成马克思文化馆,马克思就有了“户口”,就能够通过人们的敬仰学习等活动而变得有声有色,流芳千古,人们对他的信仰才能逐步建立起来。也只有在这些文化场所经常组织活动,如新任领导的敬仰活动、党团员以及少先队员的宣誓仪式,以及宣讲会、音乐会等等,这个地方才能活起来,从而这座城市才能活起来,才能富有感召力和生命力。这样,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才可以打通,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才能永续传承,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