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浅议武汉城市历史与建筑文化
时间:2014-07-09 23:59:07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雷丽 沈少兰 

  作者简介:
  雷 丽:江汉大学科研处助理研究员,着力于武汉地方文化研究;
  沈少兰: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主任,从事科研管理和地方文化研究。

  编者按:
  本文聚焦城市文化之重要的一个方面,针对城市建筑存在的问题,以传统文化为视角进行审视,以武汉为例探讨地方历史文化与建筑特色,力争为打造地方建筑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而献计献策。

  城市建筑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彰显城市形象和魅力的无声的名片。正如伟人歌德所说,建筑是全人类文献中的伟大记录。因此,笔者梳理武汉城市建筑的脉络,探究城市建筑的特色片段,聚焦城市建筑的内涵与形象,结合城市建筑的社会文化功能,融汇地方文化精神,让城市建筑犹如一本书、一幅名画,汇聚成一首动人的协奏曲。

  一、武汉历史建筑的历史积淀及其影响

  1、武汉城市历史建筑概况

  武汉是中国99 个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存有一批晚清至民国时期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且富于地方传统特色的历史建筑。在武汉城区不仅拥有异域色彩浓郁的教会学校、医院、银行、教堂、公园等欧式建筑物,而且还保存着具有武汉传统建筑风格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建筑各具特色,充分展示出了其内在深厚的文化意蕴。如西方建筑元素的佛教教堂——古德寺和文艺复兴式建筑“巴公房子”。这些历史建筑不仅传承了武汉城市历史文脉,而且还为武汉城市现代化建设准备了优质的文化资本。诚如建筑专家所言:“每一处优秀历史建筑都通过它特有的建筑风格及特征,沉积着一段历史,承载着特有的文化,它们是一座城市的‘根’。”

  2. 建筑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建筑是城市文化跳动的音符,是城市精神的外在体现,它反映出了一座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展现出了城市清晰的历史脉络,因此,就某种角度而言,一部城市建筑史本身就是一部城市文化发展史,综合了城市所在区域文化的精粹,展示了城市文化的多元化特征。世界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曾说,建筑是本历史书,在历史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它的意蕴。黑氏观念深刻揭示了建筑对城市文化的巨大影响。

  武汉,在历史上号为九省通衢,荟萃了各地文化精华。早在明清时期,武汉三镇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人、手工业者来此经商、进行手工业生产,形成了众多的移民街区。这些移民在武汉因生产生活的需要,结成了具有地缘、业缘特点的社群结构,为标榜本群体的社会地位,他们兴建了众多的会馆。其中仅汉口在清末有会馆、公所200 处,其中有确切建造年代的105 处。这些建筑物无不凝聚了各个地域文化特色。如新安会馆,被叶调元誉为:“京苏洋广巧妆排,错彩盘金色色佳。夹道高檐相对出,整齐第一是新街”。诚如诗云“一镇商人各省通,各帮会馆竞豪雄。石梁透白阳明院,瓷瓦描青万寿宫。”又云“咸宁会馆后湖头,局面恢宏愿莫酬”。

  1861 年汉口开埠后,西方势力不断侵入,西方人不断聚居租界,将西式风格的建筑物也带入到了武汉。著名的李维洛夫别墅建于1902 年,红色的砖墙、门廊、木质百叶窗,透空的门廊和阳台,铁艺弯花的凉台栏杆,多重的红瓦顶,六条瓦楞的尖尖的小屋顶,覆盖着一座六边形的塔楼式的房间,周围是花园,极具有地道的俄罗斯味道。这些西式建筑对武汉城市建筑风格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仅有钱人家将房屋做成西式或中西合璧式,如詹天佑故居、涂坤山公馆等,而且邮政局、电报局、海关、火车站等公共建筑也采用西式风格,像大智门火车站、江海关等,这些历史建筑都不同程度吸取了西方的建筑风格。对武汉城市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文化大师余秋雨曾对历史建筑对城市文化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一个城市最难办的是没有生命价值的房子。”没有生命价值的房子,城市就会没有人记住,给人是一种模糊的回忆;没有生命价值的房子,城市就缺少名片,缺少有力的炫耀资本;没有生命价值的房子,整个城市就没有个性、没有特色……作为城市文化的物质文化的集中体现,城市建筑折射出城市人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的生活经验。

  3、当前武汉城市建筑文化的错位

  毋庸置疑,随着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形象也在不断发生嬗变。建筑求新没有错,但不能与城市环境割裂,不能抛弃城市整体性的原则。有市民觉得:从单独看,还是有一些美感的,但从城市整体上来看,则是零碎的美,给人一种乱糟糟的感觉。”专家也指出:“当下中国城市建筑发展盲目追求个性,原来建筑的问题是千篇一律,如今的弊病则是千奇百怪。整个城市就像满嘴镶金牙的小商人,虽然金光闪闪,实际上非常没有文化。”这句话实际上也道出了武汉建筑的诟病。影响武汉城市和建筑美感的一个致命问题是城市特色问题、城市文化融入城市建筑的设计观念、城市的发展战略与规划问题。这个影响,要绵延几十、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

  这些错位随着市政建设管理部门和市民认识的提高,开始得到改变,其典型事例是楚河汉街,将现代建筑科技和历史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不仅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开辟新思路,而且为武汉城市建筑更添时尚与魅力。因此,我们要有更为宽阔的地域视野,在全方位发展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同时,发展建筑文化,促进建筑创作的繁荣。

  二、武汉建筑文化的社会文化系统与文化人类学的解析

  文化人类学专家马林若夫斯基认为:一切事情都是互相关联、具有动态的、功能的。文化分为物质设备、精神文化、语言各社会组织。文化实体自成一格。对文化必须有功能的分析才能探讨进化和传播。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揭示人类学要研究文化功能,文化的意义就在文化要素的关系中。武汉众多的建筑文化经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逐渐融合到武汉城市文化整体之中,成为城市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并赋予了武汉城市文化的多元化特点。

  1. 宗教文化:宗教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武汉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市区建有武汉妇孺皆知的归元禅寺、古德寺、宝通禅寺、长春观、花园山天主教堂等宗教场所。归元禅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位于武汉市汉阳翠微街西端。为清顺治15 年(1658 年)由白光法师兴建,整个建筑精巧壮观。古德寺,就建筑风格而言,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和奇特的异域风情。宝通禅寺历来是皇家寺院,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皇家的维护和保养,如今的寺院建筑明显有皇家气派。长春观是我国唯一一座带有藏式风格和欧式风格的道观建筑群,而道藏阁是我国唯一一座欧式风格的道观建筑。是因清末主持建筑的侯永德原为左宗棠手下将官,受西方思潮影响较大。他们一起构成了武汉城市精神文化生活的宗教信仰的场地,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宗教信仰可以使个人摆脱其精神上的冲突,而使社会避免瓦解的状态。”回首一座座寺庙、殿堂,都能看到城市文化中人性与神性履行社会交换时的印证。

  2. 市民文化:有人说,武汉文化的一个源头就是码头文化,在方方《风景》小说里,有对武汉本土码头文化的真实写照,这里既有商品和社会人口的流动,也有关于以打码头为生的人的血性、骁勇、粗野、机敏等等,都有十分精到的描写,有雕塑就是以这段生活历程为背景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武汉特有的民情民貌。有资料表示:能集中反映武汉市井生活风貌的就是花楼街以及与它相链接的黄陂街、交通路、交通巷、革新巷、小董寨巷等几条街道。明末清初,这里随汉口镇兴起,因门窗廊柱多饰以花乌鱼虫雕花圈案得名。可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如今已风流云散,令人扼腕。文化人类学认为:地方和城市特色不仅靠建筑、景观等外在的物化的东西来展现,更主要的是由社区居民的生活状态、民情风俗等“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所揭示。

  值得指出的是,一些欧洲城市如巴黎的传统建筑保留得非常完整,像拉丁街集中反映过去巴黎历史上一些书商、各种阿拉伯小吃。所以在城市建筑中,要重视一些历史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对历史街道、街区进行保护。现在,武汉的民居保护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建设历史风貌区,如武昌昙华林历史街区具有武汉地区特有的建筑文化要素,按修建时间可分为古代建筑、近代建筑和现代新修建筑,其中保存最多、最完好的还是近代建筑;按类型主要分为教育、宗教、住宅、医疗和其它建筑;昙华林街区按宗教势力范围则可划分为美国教区、意大利教区、瑞典教区和英国教区。其保护规划包括建筑保护与利用模式、街巷保护与利用模式等内容。对于武汉的意义丝毫不亚于上海外滩、青岛前海沿、太平角等代表中国近代史文化特色的特色组成部分。

  3. 革命文化:武汉还有众多的革命旧址,如湖北军政府旧址(红楼)、武汉国民政府旧址(南洋大楼)、八七会议会址、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大智门火车站候车厅、江汉关大楼等;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也在此发生,花园山聚会、日知会等革命团体及陈独秀、周恩来、董必武、贺龙、郭沫若等都曾在此活动或居住。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给武汉城市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赋予了武汉城市建筑深刻的革命意义和较高的纪念价值。反映革命文化的建筑让武汉城市风貌不再千篇一律,不至于在推陈出新的文化景观中湮没。

  4. 荆楚文化:武汉历史源远流长, 文化积淀深厚,有“京剧之母”美誉的汉剧,便鼎盛于汉口,最终与徽剧合流,诞生了国粹京剧。作为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生息繁衍。武汉历史文化遗存特色归纳起来如下:一是古文化遗址多,二是近现代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多,三是文物类别齐全。武汉历史悠久,早在5 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大量先民在此繁衍生息,遗存下来大量古文化遗址,如商代盘龙城遗址,距今已3500 年;武汉还保存有相当多的古建筑(如归元寺、宝通寺、长春观、晴川阁、双凤亭等)、古墓葬(如明代楚王墓、鲁台山古墓群、蛮王冢),以及石窟寺、石刻(如白云洞、洪山摩崖)。楚地沉淀的楚风遗韵,让武汉城市不同于西北的苍茫,也不同于苏杭的精细。狂野的生命和热烈的人性这种情感底色给武汉城市文化披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面纱。

  三、武汉城市建筑与栖居文化构建

  “诗意地栖居”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居住的理想。城市建设必须根据城市自然环境、社会功能、文化形态来合理地构建城市栖居环境,打造和谐的栖居文化。

  1.自然地理层来看。1984 年11 月21 日,钱学森在致《新建筑》编辑部信中提出“构建园林城市”设想。1990 年明确指出“城市规划立意要尊重生态环境,追求山环水绕的境界”。武汉居全国腹心,得天独厚;并以其“江汉交汇”、“龟蛇对峙”、“三镇鼎立”、“湖群环绕”等特有景观成为我国大城市中独具“水、桥、山、楼、塔、湖、寺”等多元旅游资源组合的城市,可谓人文、自然景观皆有,古代、近代景点兼备,武汉居民构建良好的居住环境和栖居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私家园林建筑,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城区自明清以来有30多座被史料记载的私家花园,它们分别分布在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其规模之盛、气势之大、结构之美,令游人感怀不已。著名的有:东园、漏泽园、桑园、熊园、塔影园、借影园、乃园、王园、紫藤仙馆等。清末著名的方志名家王葆心数次述及到了明清以降武汉私家园林的盛况:“汉阳园亭池馆之盛,在明季清初,点缀殊胜后来。当时承平雅尚,不似今人但竟侈于车马服食也……南北雅儒大夫,文人墨客游江汉者,自黄鹤、晴川外,登眺之盛以肖氏园林为之最,王章甫‘水明楼’及‘葵园’次之,李大参园亭又次之”。“有清中叶,汉口花木园林之胜,有洪旃林坛之‘谁园’,在居仁坊,园中有‘问青阁’、‘得月亭’、‘卍字桥’诸胜。”这些亭榭楼阁、园林都广植名木珍卉和修竹古藤,这对于绿化城市、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作用。当前,武汉城市圈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发展区域,武汉被国务院批准成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为中部城市群起到积极的领头作用。城市规划要充分把握自然、史迹和现状三者的特点,因势利导,以形成独特城市景观。

  2.社会功能层来看。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经有句名言:每一时代都在它所创造的建筑上写下它的自传。城市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是城市文化的缩影,最能彰显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也反映着一个城市的面貌。它承载、凝固的不仅仅是建筑艺术,而且是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文化、地域政治文化等等。建筑评论家詹克斯认为,建筑艺术既是对杰出人物也是对大街上的“人民”说话的,换言之,城市建筑的美是美在大多数人的心里,反之亦然。从建筑工程的角度来讲,就是不能悖离“实用、经济、美观”的基本准则。从城市规划的范畴来看,就是要深入理解和探寻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与社会心理,探索新生态理念——人与建筑空间的心理互动。如江汉关历史建筑与居住片区,不仅是武汉城市的文化地标,而且承载了武汉市民对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建筑艺术、闲适生活、引领潮流等文化追求。能让人们回味意涵深远的传统文化,又能让人们感受历史街区变迁的历史魅力,从而极好地起到了良好的记录、认知、传播、教化、凝聚、变革等社会功能。

  3. 文化意识层来看。武汉城市精神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汉城市精神在继承历史传统和自身城市建设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城市井绳,可以凝炼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这八个字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思想,有城市时代净胜的智慧光芒,更是一代代武汉市人长期实践、城市人文品格荟萃的结晶。当然,城市在发展,城市建筑风格要有前瞻意识和战略眼光。

  正如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所指出的,通过文化“人们传达、继续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看法,……文化本身是不断形成的,永远在延续、创新的过程中”。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密斯·凡· 德罗曾说:“要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赋予今天的形式,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应是明天的,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任何城市建筑的建筑设计都不可能脱离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没有文化底蕴和时代特点的建筑不可能成为好的作品,其意义也难以被人们解读。在今后我国的城市建设中,我们切勿盲目照搬国外成形建筑,造就毫无特点、千篇一律的现代城市建筑“垃圾”;切勿对承载历史的建筑的盲目改造、翻新,务必要做好区域历史文化的挖掘、融合、发展工作,加强人文关怀,保留建筑符号和建筑文化印痕,保持城市原有的个性,延续城市的文脉,让城市建筑传承和承载历史文化,使城市铭记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参考文献:
[1] 张笃勤. 武汉城市景观文化生态保护研究[J] . 学习与实践,2005:1.
[2] 涂文学. 文化汉口[M] . 武汉出版社,2006:12.P520
[3] 胡友斌. 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的规划对策[J] . 规划师,2004:12.
[4] 涂文学. 关于加强对老汉口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建议.《长江日报》2004 年7 月12 日
[5] [ 美] 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 韩莉译.北京: 译林出版社,1999. 第20 页.
[6] 厉有为.《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探讨》[M] . 红旗出版社2001
[7] 王富臣.《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 刘骥林.《环境雕塑》[M]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
[9] 彭德.《视觉革命》[M] 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