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城市新定位:2040年建成全球城市
时间:2014-06-24 20:10:44  来源:法制周报 

  上海的城市定位将发生变化,未来建设目标将从2020年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转变为2040年的全球城市。

  6月21日,上海组织专门研讨会,聚焦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讨论“迈向全球城市的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

  然而,如何成为全球城市,对于上海是一个新鲜课题。尤其是时间跨度较长,也使得在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中,规划20多年后的产业变得艰难。

  城市定位变化

  会议甫一开场,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孙珊就抛出了一连串问题:有经济学家断言,10年或20年内,中国50%的企业将消失。在不确定的基础上如何定位未来产业方向,新的产业体系下会产生怎样的新业态?对城市人口、产业空间以及就业分布会产生什么影响?在规划方面,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周亚举例称,25年前上海正在进行“八五”规划,彼时上海GDP大约700多亿元,服务业占比30%多。“现在研究2040年上海成为全球城市,就不得不考虑到2040年全球产业结构的技术革命、趋势是什么。”周亚说。

  近年来,包括营改增、自贸区等改革率先在上海落地,尤其是后者,表明上海正在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也将更多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

  在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上海的城市定位已经发生变化: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上,2040年要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

  与此前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位相比,全球城市要求上海在全球城市格局中成为类似于纽约、伦敦、东京等的重要“全球性节点”。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曾撰文指出,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交互作用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经济网络开始主宰全球经济命脉,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相互连接而进入全球网络,成为节点城市。

  除了一般的节点城市外,还涌现出一些在空间权力上超越国家范围的主要(基本)节点城市,即全球城市,在全球经济协调与组织中扮演超越国家界限的关键角色。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芮明杰说,要成为全球城市,就要求上海一定是全球性的要素流动与配置的中心,对全球生产要素的价格有重大影响力,有全球性的商业机会和投资吸引力等。

  变化中的产业布局

  与之相匹配,上海也需要有一个新型的产业体系。

  “我们要考虑在全球分工合作中处在什么位置。”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信军说。

  目前,上海第二产业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格局基本形成。六大产业GDP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3%,服务业一共13个行业,金融、批发、零售、房地产业和租赁以及商务服务业的GDP占全市服务业生产的65%。

  不过,孙珊表示,目前上海经济依然对重化工、房地产、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投资拉动有依赖,同时创新能力亟待提高,服务业能级有待提升,包括人居、交通、人才政策、产业配套等的综合发展环境支撑不足。

  而要成为全球城市,就必须明确2040年哪些产业已经被淘汰,哪些产业会兴起,按照目前上海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容易聚集什么产业。这一切都需要正在编制中的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给出准确答案。

  梁信军建议,移动互联网以及与中产阶层生活方式崛起关联的行业,都毫无疑义地充满机会。

  芮明杰则建议,未来30年上海产业选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由重入轻,加减乘除”。也就是说,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化,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代表未来发展的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

  此外是推动重资产产业的升级,发展高端、高效、高附加价值节能环保的技术装备和产品。同时减去一些制造化的内容,尤其是价值链低端的加工装配。

  所谓的乘除,则是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使产业产生“乘数效应”,同时用一些新兴产业替代一些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能耗比较高的产业,从而成为新兴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数据、新材料、互联网等产业。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