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社科院报告:“沪苏浙皖”或将成为世界超级经济区
时间:2014-05-09 14:26: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阚枫 

    中新网北京5月9日电(记者 阚枫)中国社会科学院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在未来的中国区域经济中,一个覆盖沪、苏、浙、皖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一体化世界超级经济区将出现。报告课题组建议,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沪苏浙皖长三角”的一体化,提升其功能定位。

    这份名为《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编写。报告对2013年中国两岸四地294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宜居城市竞争力、宜商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城镇化战略格局进行比较。

    在研究未来中国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时,报告课题组分析,过去三十多年来,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对中国经济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但作为中国经济的龙头,这一地区在中国和全球的发展格局还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报告设想,在未来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中,一个覆盖沪、苏、浙、皖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一体化的世界超级经济区,已经开始浮现在北至陇海线,南抵浙南山区,西至京九线,东临黄海、东海的广袤空间里。

    对于上述判断,报告从区域扩展和区域深化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证。报告指出,从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迅速改善,“沪苏浙皖”区域内各节点城市到中心城市上海的最短时间距离迅速缩短,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的“两小时经济圈”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至2020年,长三角“两小时经济圈”将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全境以及安徽除亳州以外的总共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届时,所有城市与中心城市上海之间的最短往返通勤时间将控制在4小时之内,能够实现当日工作往返,长三角将全面迈向‘当日经济’。”报告课题组指出。

    此外,以地均GDP和GDP增量分别衡量经济发展效率和增长潜力。报告通过对长三角经济区40个城市2001至2010年地均GDP和GDP增量进行考察,发现长三角在这十年间出现了明显的区域经济收敛,地区间差距进一步缩小,综合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在产业结构方面,报告课题组称,2004年之后,长三角整体的产业结构相似度系数均值连续7年持续上升,2010年达到0.795,发生了明显的产业同构现象。随着产业关联度的提升,长三角各地的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呈现明显的同向变化趋势,产业一体化程度显著提升,产业同构成为一体化的基础,长三角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并形成集群优势,对外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

    “既然有这么一个客观的趋势,既然有需要,因此我们认为因势利导,顺应这种客观的趋势。建议中央和有关部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是不是可以把这个作为未来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报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倪鹏飞建议。

    “过去我们为了强调新亚欧大陆桥和长江经济带的两纵,有意在长江的下游地区缩小了长三角的范围,其他的长江流域都是全省参加,而在下游地区都是很窄的一个区域参加。”倪鹏飞称,国家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沪苏浙皖长三角”的一体化,提升它的功能定位。

    倪鹏飞建议,国家应修改长三角的规划,“过去长三角的规划最大胆的到2020年也是浙江、江苏和上海没有包括安徽,并且对北部的重视很不够,我们希望要修改结合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修改长三角的规划。”

    此外,倪鹏飞称,要优化长三角地区的大长三角地区的空间布局,构建以上海为中心的扇形空间结构;完善平衡各方利益的协调机制,搭建讨价还价的磋商平台;建立深化区域一体化的公共治理体系,培育提升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构建支撑权益开发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水平。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