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大城市的卫星城入住率较低,北京卫星城有的楼房40%没有入住,原因是配套设施不够和房主当初购买是为了投资。
央视对于卫星城入住率的调查,其动机或许更多来自对“空置房究竟有多少”的一探究竟,毕竟,当“空置房”数量成为一个无解之谜,甚至各方权威都集体失语之际,媒体还真是只能赶鸭子上架,孤军奋战了。
应该说,对于“卫星城”,国人想必并不陌生,不仅京沪等大城市,就连不在少数的省会及二线城市,如今也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开建起了“卫星城”。某种程度上,卫星城的建设不无道理。以卫星城的形式分划城市的功能,减轻中心城市的负荷与压力,不仅顺理成章,更是国际惯例。
然而,从央视对北京卫星城的调查结果来看,尽管房子不少,而且不乏高端物业,但人气却明显不足。空着的卫星城显然并非“造城”的初衷,而卫星城入住者寥寥所暴露出的,恐怕还不仅仅是个空置率问题。应该承认,当下的中国的确有城市化的需求,既然如此,造城当然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然而,本该由需求来驱动的城市化进程,却日渐本末倒置成了投资拉动;城市化本该只是为经济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却最终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全部,甚至成为了最有利可图的环节。不仅如此,“造城”已然不仅仅是经济层面上的事情,而是更多关乎地方政府和官员们的政绩。于是乎,在利益诉求和政绩冲动的合力之下,客观规律与需求早已被抛诸脑后,“造城”也当真成了一件可以随意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事情。
一言以蔽之,卫星城的形成与发展,同样应该尊重市场和需求,而不是去满足政绩和制造GDP。面对空着的卫星城,恐怕不仅应该看到“空置率”,而更应反思我们的规划与城市化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