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 乔雪峰)3月22日-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在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苏波在论坛上表示,造成产能严重过剩的原因,除市场因素外,还有体制机制、管理方式、发展方式等诸多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过多,部分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和财税收入的高速增长为目标,部分行业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都加剧了产能过剩。
苏波表示,产能过剩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产能过剩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可由市场自行来调节,也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但中国目前一些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2010年底一些行业产能利用率为:钢铁72%,水泥73.7%,电解铝71.9%,平板玻璃73.1%,船舶75%。2013年有一些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还在下降,比如说船舶行业利用率跌到65%,有一些行业出现了全行业的亏损,比如说电解铝行业。
谈到造成产能严重过剩的原因时,苏波表示首先,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过多,部分地方政府以追求经济和财税收入的高速增长为目标,通过低地价甚至零地价供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信贷扶植等资源配置方式招商引资,扭曲了市场信号,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投资决策。其次,由于土地、能源资源等要素价格不合理,社会成本、环境成本未能全部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成本中,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难以有效地发挥。第三,对违规审批项目的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约束和责任追究制度,而且审批本身也存在着一些过度干预企业经营的问题,在竞争性行业依靠行政性审批的管理方式,难以有效遏制产能无序的扩张。第四,部分行业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没有形成以优强企业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产业无序竞争。
第五,推动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设滞后,对已有措施执行不到位,事中事后的监管缺位,导致一些达不到环保、能耗、安全标准的企业以不公平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加剧了产能过剩。但也有国际一体化的发展,使中国在承接全球的制造业产业转移过程当中,在前十年获得了20%以上的超高速的发展,积累了过多的产能。在500种工业产品当中,中国目前有220种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居第一位,其中一些重要的资源性行业,产量占全球的40%以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不仅会加剧市场恶性的竞争,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会引发企业职工的失业,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增加等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