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地铁很忙 担子很重
时间:2014-03-18 20:11:07  来源:钱江晚报 

  随着地铁热潮的兴起,很多城市都有了地铁,一些行动快、起步早的城市甚至有了十几条地铁,比如北京上海,至少从通车里程上看已经远远超出很多国际化大都市了。

  地铁越修越多,理应交通越来越顺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委员会主任施仲衡却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地铁越修越多,交通愈加拥堵。比如北京地铁就是个不小的谜团,按理,这么多地铁通了,路上的车子就应该少了,可是我们看,北京仍然牢牢占据着中国“首堵”这一称号。地下也不轻松,每天都是春运,每天被汹涌的人流推着走,每天都在上演着立锥之地的抢夺。

  北京仍在不停地修地铁,可似乎怎么修也不够。这里面就有个疑问,那么多人是打哪来的?

  这需要我们作出定量的分析,有多少客流是源生性的,有多少客流是因为规划的不合理、从别的地方被逼汇聚而来的?比如原来修一条地铁可以笔直到底,但因为这里要为CBD绕一下,那里要兼顾一下带动经济发展的需求,只好转几个弯才到。而那几个转弯的地方,客流就是无谓的多出来的。四面八方的人都在那一块地方打圈,王府井不堵才怪呢!

  当然,地铁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直线交通需求,但显然应该立足于满足多数人的少绕弯子的需求。

  地铁在哪个城市发挥的都是骨干交通的作用,可是在很多城市,地铁要承担的功能太多了,要疏解交通,还要带动新城新区建设、带旺某个商业区,还有一些复杂的利益之争。每绕一个弯子都是“血与火”的争斗,有时候,疏解交通和人流的进出这一原始功能反倒弱化了。哪里荒凉地铁往哪钻,为什么?因为可以带动土地升值,政府又能收一笔卖地钱了。

  开发、建设,不能说这些诉求不对,地铁毕竟是个耗资巨大的工程,不仅要从当下,还要从长远来看需求,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在迅速发展扩张之中,现在荒凉没准若干年后很繁华,城市总是在不断往外拓展的。但现在繁忙的地方,给它一百年,一般来说也只会越来越繁忙,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市中心区、特别是那些老城区才是最需要地铁的地方。

  如何在各种诉求中寻找平衡,找最大公约数是个复杂的工作,是专业化的细活。这是专家的长项。专家其实是最有可能对城市进行理性规划的群体,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利益之争,可以维持比较超然的角色。可很多时候,规划却成了领导桌上的一盘菜,越是空白的地方发挥的余地越大。

  领导拍个脑门子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把直线变环线,规划经常改,领导的意见常常变,这不是解决,相反是在制造问题。施仲衡院士的质疑直指包括地铁建设在内的城市建设最大的弊端,行政命令对规划的影响过大。行政领导是决策者又是建设者,既是规划者又是执行人。权力说了算,自然每换一任领导,甚至每一个地方的小利益都有可能对地铁走向路线产生影响。这种随意性还体现在城市功能调整的无序上,修地铁时,每个城区都恨不得在它管辖的地方多修几公里多设几个站,可一谈到城市资源分布的问题,每个城区都恨不得把所有的资源都留在本区内,都把那些优质的资源,学校、医院、大型机构紧紧抓在手里,不肯松手。结果只能是越堵的地方人越多。

  拥挤的地铁,背了太多担子,把自己也绕进了拥堵之中,地铁其实也是在为落后的城市决策机制在背书。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