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从“鬼城”频现看城市化路径
时间:2014-03-04 22:39:34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杨涛 

  据《中国产经新闻报》报道,近年来国内出现多座“鬼城”,应该说,“鬼城”并非是我国所独有,在各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都曾经出现过城市的衰落、居民的迁移。

  例如在美国,某些传统工业城市的产业逐渐被替代,经济活力和就业率都在下降,因此出现了产业与人口外移。如汽车支柱行业竞争力下降之后,底特律逐渐陷入破产困境;作为世界“钢都”的匹兹堡,也已经变得日暮西山。综合来看,美国式的“鬼城”,往往都是在后工业化时代的大变迁中形成的,直接诱因通常是地方政府的财政破产,呈现出被动性特点。

  此外,还有另一类出现在大城市的“鬼城”现象,如在英国伦敦,一方面本地居民因不堪伦敦过高的房价物价,已展开了一场名为“逃离伦敦”的运动,另一方面,全球富人基于投资目的购买的大量豪宅,已经多年人去楼空,据报道,在作为伦敦典型豪宅区的主教大街上,三分之一的房子是空着的。

  比较来看,国内的“鬼城”与国外有类似的因素,如房地产过度投资、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产业的空心化等,但是更有许多截然不同的表现。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国内的“鬼城”体现出强烈的“人造”特征,而非在经济社会演变中逐渐形成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国内的政府主导型特征更加强烈,而在“经营城市”的理念影响下,房地产和城市扩张成为政府政绩“看得见,摸得着”的领域,并且与土地财政纠缠在一起。

  当然,或许有些“鬼城”的提法有夸大之处,但值得反思的是,城市化不应“单兵作战”,而是应如中央所提出的,同步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其关键之处,在于必须实现“产城结合”,以就业吸引人群,以服务业来创造城市生活等,这样才能使得城市具有生命力,否则只能是“有城无业”,最终沦为“鬼城”。

  此外,我们近年来一直强调“人”的城市化,也有很多解读,但毋庸置疑的,首先是城市发展不应驱使人离开,尤其是因为居住、生活成本的考虑。我们看到,除了缺乏就业、生活的支撑而难以吸引居民之外,也有很多“人造”新城过度依赖房地产炒作,泡沫严重,使得大量投机者进入,这使得城市的属性开始改变,不再是为了普通居民提供居所而存在,而是为了给有钱人提供安全的高收益资产。因此,如果一个地方或城市发展,仅仅追求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则可能走到了城市化的“歪路”上。

  总之,本质上看“人造鬼城”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当我们在普遍对城市“拔苗助长”时,或许需要体验一下慢节奏,远离没有生命力和人气的“新城”政绩。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