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有哪些新闻事件对我国城市化这一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回味和关注?近日,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组织各界人士对这一年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梳理、推荐、投票,评选出以下十大新闻事件。
NO.1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六大任务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首次召开的城镇化会议,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会议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有序实现市民化为首要任务,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并提出六大任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建立多元资金保障体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
点评:对于中央城镇化化工作会议,有专家解读为十不准:1. 不准破坏青山绿水;2.不准乱跟风大跃进;3. 不准盲目大拆大建;4.不准一味求洋求异;5.不准造新城变鬼城;6.不准让市民成流民;7.不准一届政府一张图;8.不准再搞千城一面;9.不准“住上楼万事愁”;10.不准乱举债摊大饼。
NO.2 深圳首宗农地1.16亿入市 三成收益归村集体
12月20日下午3点,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大楼里人声鼎沸,随着拍卖槌一落,深圳历史上第一块原农村集体用地成功上市,这是继1987年深 圳首创国有土地拍卖后的又一次历史性改革破冰之举,为后来者提供了样本。
点评:我国城乡土地二元化格局一直以来饱受非议,“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一条基本上成了损害农村利益的帮凶,政府部门以极低乃至零对价实现了对农民土地的“合法”掠夺。深圳获批进行农村集体土地挂牌转让,堪称新型城镇化思路最接地气的一次尝试,真正着眼于解决城乡土地二元化带来的城镇化思路落地的问题,称之为“新土改”并不夸张。可以说,这意味着我国城镇化的破冰之旅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了,并将带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实现二次腾飞。
NO.3 2011年中国户籍城市化率34.71%,半城市化人口2.3亿
2013年7月2日,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在京发布《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称,2011年全国总人口为13.56亿,其中非农人口4.7亿,户籍城市化率为34.71%。全国非农人口总数及增长速度均大大低于城镇常住人口总数和增长速度。
《报告》指出,户籍壁垒导致“半城市化”现象日益严重。2000年以来,按城镇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同比增速远远超过按非农业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导致两者差距不断扩大,两者之差从2000年的10.14个百分点增加到2011年的16.56个百分点,涉及人口达2.3亿。
点评:2.3亿人口,相当于两个日本、四个德国或六个英国的全国总人口。这一数字让一些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倍感压力山大却又无从下手。但应认识到,半城市化问题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户籍、土地等制度障碍所造成的非正常现象,是中国城市化“半生不熟”的现实写照,是羁绊中国城市化的绊马索,不仅绊住了中国的生产效率,还浪费了资源,抑制了本应随城市化而来的消费。 因此,2.3亿人的城市化,不仅是公民自由迁徙权利的回归,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消费结构的重要途径。直面半城市化问题,采取得当措施予以应对,中国的经济与社会才能获得一个难得而且持久的发展机遇期。
NO.4 中组部:考核地方干部不搞GDP排名
12月6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不再以GDP论英雄。
通知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中央有关部门不能单纯依此衡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发展成效,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不能简单地依此评定下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和考核等次,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职责要求,设置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考核指标。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的考核。
点评:“考核要不要唯GDP”一直存有争议,事实操作还是以GDP为标准。地方政府为何热衷于追求GDP?一是其可以给官员带来升职,二是便于操作“见效快”。一些领导干部目光短浅,“吃子孙饭”,牺牲环境求发展;盲目求效,搞“大跃进”,制造了一批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更有甚者,为求得好排名,“走后门”“求招呼”,无所不用其极……当前中国已经走过高速扩张、高速发展时期,调整考核指标事不宜迟。降低GDP权重,降多少?其他指标如教育、医疗、环保等分配比重怎么设定、量化?才能为那些坚持科学发展的干部松绑鼓劲、轻装上阵,不再为GDP及增长率排位纠结,让重基础、利长远的“潜绩”,真正得到认可、受到褒奖。
NO.5 最美洗脚妹刘丽曝“临时夫妻”现象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3月10日举行的“一线工人农民代表谈履职”为主题的记者会上,曾做过洗脚妹的人大代表刘丽,在发言中提到农民工“临时夫妻”很普遍影响家庭和谐,一时间“临时夫妻”成为热议话题。
点评:农民工组建“临时夫妻”,游走在伦理和法律的边缘,在令人瞠目结舌的同时,也从侧面映射出农民工艰辛的生存状态。然而,悲情的现实却并不能为这一违法的乱象写下“免责”的注脚。正如专家指出,从某种方面来说,农民工自行组建“临时夫妻”,是二元结构下权益需求和供给不均衡的结果。农民工权益问题,需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依靠制度救济解决。新型城镇化释放出的红利,应更公平地普及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弱势群体身上。对于农民工来讲,不论进城还是留守,权益保障都应逐渐向城市看齐,只有弥缝城乡权益差距,才能消除那些游走在伦理与法律边缘的“临时夫妻”,从而在更大层面上维护农民工的物质和精神权益。
NO.6 两部委发紧急通知:小产权房转正无望
11月22日,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坚决遏制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的紧急通知》,要求全面、正确地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措施,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在建、在售小产权房行为。11月24日,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召开视频会议,就坚决遏制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问题作出部署。会议强调,要统一认识,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清醒认识小产权房问题的危害性,严肃查处一批典型案件,严厉追究一批责任人员的责任,坚决遏制新的小产权房出现。
点评:小产权房得以发展的深层次背景或者说终极动力,是迅猛的现代化进程带来的人口迁徙,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土地需求。由于小产权房是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因而价格便宜,有的仅占同类商品房价格的一半甚至更低,特别是在房价高企的一二线城市,小产权房有着庞大的市场。由此看来,其背后所寄托的是国人住房的梦想,以及积淀的土地问题。自2007年以来,“小产权房”取缔行动,像过山车一样一波又一波,然而却等来了更大规模的小产权房涌现。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后,不断有消息传出小产权房有望“转正”。然而两部委此次针对小产权房的表态,使小产权房“转正”落空。因此,小产权房的日益壮大,并事实形成房地产的“二元结构”,是其结构性矛盾的体现,要解决小产权房问题,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必须从土地所有制入手。
NO.7 延安城管踩人事件
5·31延安城管踩人事件“暴力执法”视频一经传出,立刻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一群着城管制服的人群殴自行车一男子,一骑友被打倒在地,但一名城管并未罢休,双腿跳起重重地踩向青年头部,致其脸上胳膊上衣服上都是血。一辆警车经过,但并未下车察看,引发网友质疑。延安市城管局党委就此事召开专门会议通报称,涉嫌暴力执法的8名城管已被停职接受调查,其中“踩人”城管和被打伤的女协管在内的四人,均为临时聘用人员。
点评:作为当今中国矛盾最多发的焦点之一,城管体现了社会管理的一个悖论:一方面,受地方政府委托,城管承担着城市综合管理的重任;另一方面,执法手段粗放,时常与小摊贩发生激烈冲突,影响社会和谐。仅从延安城管来看,在延安2013年政风测评通报中, 城管满意度低于80%垫底。随着城市人口不断扩容,城市管理难度不断加大,把前所未有的城市管理课题抛给一个本不具备完全执法资格的部门,这凸显了中国社会管理的一种制度困境,这种悖论实际上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矛盾集中的表现。
NO.8 2013年北京雾霾近60年来同期最多
1月,北京共遭遇25天雾霾日,比常年平均值整整多出13天,为59年来之最。而在整个1月份,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空气质量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其中,北京的空气污染情况尤为严重。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数据显示:1月27-29日 北京市空气污染指数接近400,大部分地区达到严重或重度污染级别。
点评:空气污染不停地亮“红灯”,并且饱受雾霾侵害的不只是北京,这是中国社会在2013年甫一开年即遇到的棘手命题。中国的环境污染,从个案、从局部,上升为一个全局性的问题。不少城市,尤其是一线大城市,首当其冲。雾霾之下,有叹息、有恐惧。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转型不可的阶段。“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尽管今天的中国,发展工业仍是头等重任,但在环境保护日趋窘迫的今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是国情所向,理应成为各方共识。
NO.9 青岛中石化爆炸62人遇难136人受伤
11月22日凌晨3时许,中国石化位于青岛经济开发区的一输油管道发生原油泄漏爆炸,事故致62人遇难,136人受伤,被定性为特别重大责任事故。
点评:正如国务院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指出的,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是一起十分严重的责任事故,事故暴露了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不合理、对输油管道疏于管理造成原油泄漏、泄漏后应急处置不当等突出问题。此前中石化已反映情况,称当地输油管线与市政管网存在严重冲突。显然,高风险布局并不只是中石化的问题,这与当地近年人口迅速增多、发展失序也有关系。尽管如此,数十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在惨烈的爆炸中,还有那些被救治的伤者。中石化和当地政府需要给他们一个明白无误的说法。
NO.10 下水道“吞人”
3月22日,21岁女孩杨丽君在长沙大雨中不慎落入下水道后死亡的悲剧,曾引发舆论对城市排水系统问题的口诛笔伐。不幸的是,时隔不到3个月,悲剧再次接连发生,6月7日,河北定州市一名参加高考的女孩,因在大雨中赶赴考场,不慎跌入路口的排水道中,被水流迅速卷入冲走。6月9日晚,受强雷雨天气影响,南宁突降暴雨,一名40多岁的妇女不慎掉进下水道失踪……
点评:又是雨夜,又是下水道!当他们被卷走时,无数人的心被揪紧。当他们被发现时,很多人流下了泪水……类似的伤痛,总是不断上演。其反映的是在快速扩张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城市的“脆弱症”。虽然事件大多因暴雨天气导致井盖缺失,但其背后反映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多方面缺失,这已成为中国“城市病”的缩影。生命无价!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公共管理如何提高城市居民的安全系数,如何及时地把城市的每个漏洞打好补丁,让城市不再只是地面光鲜靓丽,地下炎症不断,已成为当务之急。风停雨止之时,反思和追问不能停止。我们发展的步子,是不是该放慢点?我们关注的眼光,是不是该从“地上”转到“地下”?因为下水道不仅仅是民生工程,也是生命线工程。做好细节,等一等,真的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