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人大代表邢诒川在海南“两会”上“晒”出了他制作的“行政审批长征图”。长达5页的A3纸张,详细记录着一个投资项目从获得土地到办完手续,需经过30多项审批,盖上百个章,全程最少需历经272个审批日。海南一位企业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该企业有一块地从开始征地到落地,政府审批各种流程前后花了五年时间,期间经历了三届市长,五届区委书记。(据新华社)
行政审批问题堪称“沉疴顽疾”,虽然2001年行政审批改革启动后,各类行政审批项目削减一批接一批,特别是去年以来,国务院大力推动简政放权,但行政审批的各种问题,依然未能根治。此前,新华社就曝光了一些地方和部门审批权下放实际是在“凑数”,许多下放的权力多无关痛痒,而现在的“行政审批长征图”,更把一些行政审批程序的漫长与繁琐暴露得一览无余。
“行政审批长征图”背后的核心问题,是一些地方行政审批改革重“量”不重“质”,审批程序和流程缺乏有效规范,相关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
例如,邢诒川代表就披露,“(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的审批,其流程为经办人初审并修改,到科长评审并修改,再到分管局长审核,再到经办人结果反馈。反复送审修改再送审,流程要重新再走一遍。”显然,这种循环往复的审批过程,耗费了企业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邢诒川还说,“规划报建必须经过8个政府部门,每个部门都派人到现场查看。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分批分次到现场查看,企业仅仅接待报建和验收的人员就达10多次。”相关政府部门如此官僚做派,是对企业的“合法伤害”,也会带来许多权力寻租的空间。
可见,要想打赢行政审批改革这场攻坚战,在继续推动简政放权的同时,也要约束审批部门自由裁量权,减掉行政审批中看不见的流程和环节。
要达至这样的目标,亟须对现存的各类行政审批统一建章立制,例如一些审批事项和环节办理的最长时限,需要作出硬性规定;涉及一个部门的多个审批事项,或应合并,或应统一受理,不得分批分次进行等,想方设法优化审批流程,让审批的管理更加规范和精细。
值得一提的是,推动审批管理的规范化与精细化,除了行政内部推动之外,还应鼓励社会参与。例如,每个地方可设立由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公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的公众咨询委员会,对本地方的行政审批改革提出建议,进行监督。其实,一个行政审批环节的设置合不合理,有过办事经历的企业负责人和民众比上级部门了解得更透彻,也更能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建议。行政审批改革,不能只是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改革的效果应由公众和企业说了算。
最新报道说,国务院再次取消和下放64项行政审批事项和18个子项。审批权大量下放,许多地方部门手中权力骤然增加,此时,尽快实现行政审批的规范化、精细化尤为重要,如此,才能防范权力的滥用,确保简政放权的改革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