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0月0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东省:正在转型升级中 增强创新产业竞争新的优势
时间:2014-02-04 08:30:34  来源:南方网 

  2013年,受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影响,广东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产业经济面临外需持续低迷和综合成本大幅上升的双重考验。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等战略举措,GDP总量和进出口总额同步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尤其是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这一核心任务,统筹推进调结构、促转型,较好地化解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使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产业竞争获得新优势。

  一、第三产业贡献反超第二产业,现代服务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大引擎

  2013年,广东按照构建高效生产服务体系和优质生活服务体系的要求,努力推动服务业的发展。一是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2013年,广东第三产业增长9.9%,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达到53.3%,为历史较高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调整为4.9∶47.3∶47.8,第三产业的比重近十年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特征凸显。2013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达到57.8%,金融、房地产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银行存贷款增速较快,证券市场交易活跃,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跨境业务量均居全国第一,金融业实现18%的增速;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2%,拉动GDP增速0.7个百分点。三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业不断提升。广东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服装、家具、陶瓷、中药材、木材、钢铁、塑料、灯饰、皮具、电子等重要交易中心和重大集散地,其中佛山陶瓷、中药材和木材价格指数已成为国内行业风向标,广塑指数被誉为“中国塑料第一指数”,“广东价格”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13年旅游业实现总收入8305亿元,同比增长12.4%,旅游业增加值达3747亿元,占GDP比重超过6%,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加强。广东现代服务业通过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与制造业形成“鱼水相融”态势,有力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的转变,并有效拉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整体经济效率的提升。

  二、先进制造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提速,现代工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2013年,广东着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制定十大工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同时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发展成效显着。一是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规模总量不断壮大。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6143.29亿元,增速达9.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1个百分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完成增加值4863.68亿元,增长13.5%,占全省高技术制造业的比重达79.2%。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2314.71亿元,增速达9.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8%,其中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完成增加值425.0亿元,增长14.6%;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378.82亿元,增长12.9%。二是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重大项目持续增加。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中委合资炼油项目、中海油惠州炼化扩建项目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多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等重大专项;汽车产业新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深圳长安标致雪铁龙合资项目已完成建设;惠州、江门、肇庆、清远和梅州等5市设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广东重点推进“骨干企业、重大项目和产业基地”三位一体建设,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广东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其中,液晶电视模组产能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强,LED规模约占全国的一半,新能源汽车产能超万辆。工业的增长与质量提升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广东通过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工业,开辟产业增长新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以高端产业集聚高端要素,提高资源配置能力,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三、外贸结构大幅调整,成为全省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新动力

  2013年,广东实现进出口总值1.0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实际利用外资249.5亿美元,新增境外投资52.4亿美元,外源型经济蓬勃发展。一是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张。广东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占同期全国外贸总值的26.2%。其中,出口0.64万亿美元,增长10.9%,高出全国出口增速3个百分点,进口0.46万亿美元,增长11%。二是外贸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加,其中机电产品出口4396亿美元,增长12.9%,占全省外贸出口总值的69.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64.3亿美元,增长15.8%;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虽略有下降,但“委托设计+自主品牌”的新型高端加工贸易生产模式比重达63%,同比提高8.3个百分点;超千万美元大项目合同额占比达68.7%,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广东外向型经济“加工度低、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的特征已改变,“自主创新技术+自主品牌+科技兴贸”的外贸增长方式凸显,大大提升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民营经济效能提升,为全省经济增长增添了新活力

  2013年,广东民营经济发展活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多项增长指标优于其他经济成分。一是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13年9月,全省民营经济单位数达548.47万个,民营经济增加值达21959.71亿元,民营企业从业人数超过2955.33万人,来源于民营企业的税收收入达5257.13亿元,私营企业出口总额达1712.97亿美元。二是民营经济发展效能高。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282.11亿元,同比增长11.2%,增幅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5个百分点,比同期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分别高3.2个、6.8个和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0.1%,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民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活力的增长力量,为广东减轻后金融危机影响、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支撑广东经济内生增长的主要力量,对激发市场活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成为全省经济增长新优势

  2013年,广东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着成效。一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6年居全国第2位,其中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两个指标居全国首位;企业自主创新成效明显,技术自给率上升到69.8%,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25%,基本达到创新型经济体标准(技术自给率超过70%,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超过2%);全省发明专利与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居全国首位,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651件,增长14%,全省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9家。二是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在超材料、云计算集成与应用、干细胞、基因测序、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光电显示等领域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LED照明产品、数控一代机械产品、低成本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等领域推进商业模式创新,三个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前列,对产业拉动效果显着。知识创新是发展的核心要素,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产业经济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建立知识主导、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必将为增强产业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