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救城
时间:2013-11-18 10:59:40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蔡义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城镇化)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善,但与其相随的交通拥堵、水质污染、空气污染等诸多“城市病”令人头疼,不断蔓延的“空城”、“鬼城”更让人忧心。
按照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城市人口约为6.70亿,其所占比重已经接近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但我国同时存在庞大的流动人口约2.20亿,且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这些因素给我国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城市以其强大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已成为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另一方面,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资源要素高强度投入的过度依赖,在使城市付出高昂环境代价的同时,也造成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
城市化不仅是一个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过程,我国的城市化既有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发展上相似的共性,也有自身特质。如何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可回避的严峻挑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对环境、资源问题应更为重视,探索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地帮助别人纠正错误、缺点。面对病症缠身的城市,我们是否也可以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城”来纠正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错误与缺点呢?
那么,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城市化才能避免愈来愈严重的“城市病”?什么样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才适合中国的国情?……
首先,要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来建立城市空间的发展布局规划,通过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巨型城市面积过度扩张。其次,要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加强城市污染治理力度,这也是世界很多大城市治理“城市病”比较有成效的做法。第三,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城市市民为服务对象的理念。改变过去城市治理的传统管理意识,更多地强调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让公众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参与。第四,要注重城市化发展质量,不要激进的和“大跃进”式的城市化。在城市化过程中,要切身为被城市化的农民利益着想。有些地方政府打着城市化的幌子掠夺农民土地,用土地绑架城市化将造成更大的城市危机。第五,要分类指导、梯次推进。鉴于我国各地发展不平衡,城市化也需要统筹发展,因地制宜,在东部沿海和中西部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
总之,我国的城市化道路,绝不能步西方发达国家对资源破坏的后尘,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先蔓延后整治的弯路,必须走城市与生态、城市与农村、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