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教授、城市规划专家文国玮在面对采访时,提出“进京考试”的建议,以保证进京人员素质,网民对此一片深议。(10月15日北京晚报)
清华大学杨教授提出因寿命增加,延迟领取养老金的建议,网民热议还未停息,今清华大学文教授再抛出“进京考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且不说入京举行考试的难度如何,只从城镇化建设本意来看,此建议还有待深思。
首先,文教授在回答“城市农村化”现象时提出:外来人口想要取得北京户口,得先进行包括文化程度的考试、法律知识的考试、工作能力的考核等等的考试审核。如此建议,其逻辑性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就当前国内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来讲,存在歧视之嫌。仿佛只有那些通过“进京考试”,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能进入城市生活,而那些不能通过考试,低素质的人就只配留在农村。
其次,文教授的提法,有悖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更和谐的城市化本意。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农村人进城,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其自身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得到相应提高。如果效仿京城,国内其他发达城市也采用“进城考试”,那么还能有多少农民能进城?
最后,与当前社会化户籍改革的大趋势有悖。改革户籍制度,变农民为市民,不仅是身份的改变,更是使农民与市民享受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达到改善群众生活。以考试为门槛,让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城里人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进行考试选拔,把所谓的“考试精英”筛选到城市,把“低素质糟粕”留在农村,这不仅是荒唐之见,更是制造差距引起不和谐谬论提法。
笔者认为,“进京考试”难为的不是考官,而是人民大众。不能拿考试选户籍,更不能在城乡一体化大潮中拿户籍说事。考试只是测试的一种手段,不能完整的反映一个人的全部,如果由考试来决定户籍,不仅不全面,更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