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海岸、金沙滩,工厂、新居、学校……短短六年时间,一座现代化的海洋新城在文登南部诞生——威海南海新区。按照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的理念,威海南海新区以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为目标,一体化推进城市各项事业建设。
南海新区作为威海市域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区域和文登发展蓝色经济的主战场,今年以来,集中实施了总投资28亿的十大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加快完善提升城市的各项功能设施。
威海南海新区管委会主任张海军连用5个“一体化”概括了新区发展思路:一体化推进城市功能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交通物流体系建设,一体化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体化推进产业配套体系建设,一体化推进生态环境体系建设……
南海新区作为一个新开发区域,只有站在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才能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威海南海新区在产业选择和定位上,大力发展以海洋工程、智能电器、民用航空等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生物医药、中药药品等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等新兴产业。
据了解,目前,已有34个过亿元大项目落户南海新区。其中,投资48亿的三角集团南海产业园已完成规划设计,9月份启动建设,将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轮胎生产线和轮胎试验场;投资24亿的军用装备制造项目,由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唯一的全系列军需产品供应商际华集团建设;投资15亿的东北亚国际媒体中心项目,将打造立足山东、具有区域辐射能力的国际级文化产业服务中心。
南海新区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总规划20万平方米的蓝色创业谷目前已有全人抗体药物、病毒检测仪、制动器、高能电池等四个研发团队达成进驻意向,中物院科技广场年内动工。
“威海南海新区快速崛起的保障在于机制创新”,文登市委书记张竞介绍了营商环境的打造情况。文登建立了“统一登记、牵头办理、并联审批、集中收费”的新模式,引入中介收费竞争机制。文登专门设立了南海发展服务中心,将发改、国土、环保等12个职能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环评所、土地评估等10家中介机构,集中到南海新区办公,实行一号受理、并联审批,为项目提供一站式、全过程服务。
■新闻链接:
目前,威海海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由2006年的25.9%提升到2012年的32.3%。打造了全国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远洋捕捞船队,全市远洋渔船近600艘,占全省82%、占全国约1/3;在临海先进制造业上,被评为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威海市造船完工量占全省近3成。全市省级以上海洋及海洋相关领域科技创新平台达到42家,其中国家级8家,涵盖现代海洋渔业等29个领域。《威海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发展规划》、《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正式获批。国家海产品质检中心于2012年10月开工建设,对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乃至提升全国海产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检测保障能力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