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以公共理性塑造“舆论保温箱”
时间:2013-07-23 09:51: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李浩燃 
    纷纷扬扬的福建泉州儿童医院“婴儿保温箱内死亡”事件,终以初步鉴定死于感染、医患双方达成协议告一段落。然而,回溯相关舆情发酵与扩散的过程,再次让人警思此前诸多类似案例所提出的命题:面对骇人听闻的传言,应该如何“理性地认知”?面对汹涌纷繁的舆论,又该如何“专业地引导”?

  疑似烧伤的焦黑体色、不忍直视的皮开肉绽——的确,当一个仅仅12天的幼小生命如此陨落,还有什么图景更能激起人们的同情与义愤?“事实”因此被“认定”:可怜的孩子被“烤死”,医院玩忽职守难辞其咎,舆论声讨来势汹汹。而真相如何,却少有人去思考、去追问了。

  坦率说,无论是积极回应舆论关切、组织联合调查组进驻医院,还是及时通报调查结果、由第三方进行纠纷调处,泉州有关方面的做法,体现了认真态度与负责意识。尽管因家属不同意尸检而无法确证患儿死因,但基于调查排除保温箱故障、作出感染致死的结论,应有一定根据。有网名“医者在途”的网友也指出,所谓烫伤可能是感染,获得专业人士纷纷转发。

  应该说,在此事件中,舆论声讨与专业解释的“对立态度”,有其复杂的社会语境。中国的医患关系仍处纠结之中,有过“天价治感冒”的事实,也有过“八毛钱治好10万元病”的误判,其中迷失的舆论天然站在患者一方——毕竟每个人都可能生病。于是,一旦调查有所缺陷,便成了“走过场、推责任”;一旦专业解释不够及时、权威,专家就变成了挨板砖的“砖家”。而一些家属同意火化尸体或是接受赔偿,也往往被认为不是受到某些压力,就是已获巨额赔偿。

  当标签化站队成为判断依据、科学精神让位于极化立场,理性思维容易屈从于不良情绪。在“阴谋论”面前,所有的证据都可能是“伪证”。于是,不同利益主体展开对话渐成奢望,真相难以浮出水面,共识亦无从谋取。近来,安徽女青年被强奸跳楼的谣言、孕妇“胎儿被盗”的闹剧就证明,一旦公共理性的底线失守,社会良性运行就难免遭受冲击。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现状下,观点越是斑驳难辨、众声越是纷繁芜杂,就越需要专业看法的从容表达、熟虑意见的广泛求同。传播学中有经典的“两级传播”假设,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流动首先影响“意见领袖”,再由“意见领袖”传递给身边的人。“婴儿保温箱内死亡”事件再次启示,今日中国的舆论场域中,仍需要对社会负责的“意见领袖”。作为话语权的掌握者,媒体有这样的责任;作为社会管理者,政府也要面对这样的挑战。

  另一方面,手中话筒分量越重,就越需要有公共理性,这是对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的要求。勒庞在分析群体心理时曾说,“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也不必承担责任”。任由类似潜在心理机制起作用,其结果可能是造成社会信任大厦的崩塌。治愈“坏消息综合征”,需要的或许只是“慢说一点”、“慎说一句”,也只有这样,网络世界才会更加健康。

  正如保温箱能保持婴儿体温恒定,舆论也需要这样的保温箱,既不能“太冷”,也避免“过热”。而这,需要每一位公民都成为熟虑公共意见的塑造者,以理性、责任,构筑起成熟、文明的舆论空间。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