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钱荒”之痛或危及中国财政
时间:2013-07-08 09:34:46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赵晓 

    “屋漏偏逢连夜雨”,对于当下中国财政收入的现状,用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这句话来形容恐怕是再贴切不过了。

  财政部长楼继伟6月27日表示,今年前4个月累计中央财政收入同比下降0.8%(5月份收入虽有所回升,但1-5月累计中央财政收入同比也仅增长0.1%),要实现年初预算确定的中央财政收入目标,意味着后几个月收入平均增幅需达到11.3%,预计完成全年预算的压力很大。如果再考虑到下半年复苏乏力的经济大形势,以及8月1日开始的“7+1”营改增政策全国推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以判断,全年中央财政收入的形势已是异常严峻。

  中央财政收入如此,地方财政收入形势也好不到哪里去。今年以来,全国相当多地区的财政收入目标未达到年初预期,从前五个月来看,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比往年明显偏低。1-5月地方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完成4.89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幅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内蒙古、陕西、河南、辽宁等多个省市的财政收入增幅更是大大低于预期。在疲弱的中国经济大环境拖累下,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已然“告急”,而近期发生的银行系统“钱荒”之痛恐会令本已“告急”的财政收入雪上加霜。

  对于此轮“钱荒”风波,大家的普遍认识是,从总体来看仍属货币市场利率层面的时点和季节性波动,是暂时性、结构性的,其中由市场预期变化产生的“恐慌性”冲击影响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展望未来,同业负债、期限错配等商业银行多年来存在的顽疾不可能一蹴而就加以解决,而季末考核、理财到期、热钱外流等短期因素也并未完全消除,再考虑到监管的力度不会突然放松,预计下半年金融业整体资金面仍将处于紧平衡阶段。特别是在应对此次事件中,新一届政府不断向外界传递拒绝“放水”的信号无疑已让习惯过度运用期限错配方式盲目扩张的金融机构惊出一身冷汗。

  “吃一堑,长一智”,未来一段时间内金融机构的以下调整势在必行:流动性管理的强化、理财产品的去杠杆、货币空转的实体化、信贷存量的优化等。这种宏观层面的资金“紧平衡”和“实体化”倾向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和长期增长无疑是有益的,但短期内对于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负面效应肯定大于正面效应。

  首先,银行系统的资金面“紧平衡”可能会使地方债务的风险提前暴露。2009年以来,不断累积的地方债风险已为大家所担忧。2012年开始,由于监管层收紧银行对平台的贷款,地方平台又开始转向以信托贷款等方式融资,“借新债还旧债”或不断的“债务展期”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还债压力。“钱荒”过后,出于调整信贷结构的压力,流向地方平台的信托、信贷资金肯定会双向“掐紧”,如此一来,恐会加剧地方债务的短期风险。而地方政府出于今后继续融资的需要不会愿意看到以政府背书的平台债务出现违约,以财政收入来抵偿一部分平台债务就会成为最终选择。如果这种违约大面积爆发,则“钱荒”事件就会演化为地方债务危机深化的导火索。

  其次,商业银行的资产重配会通过抑制房地产经济从而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银行之所以敢大肆违背资金的期限匹配管理基本原则,就在于这些年来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很大部分进入房地产领域,而不断推高的房地产价格使得银行也顺便挣了个盆满钵满。同时,地方政府也通过税收和土地转让收益成为发展地产经济的最大受益者。“钱荒”过后,银行间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去杠杆过程将不可避免,势必影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和拿地热情。在“钱荒”拖累下,地方政府下一阶段的土地收益估计会大打折扣。

  最后,地方政府以货币放水刺激经济增长进而带动财政收入增长的希望彻底破灭。去年底以来,地方政府在项目规划和融资上早早占好了“位”,只等着中央“救市”的一声令下就可以马上开工,从而为地方带来滚滚财源。但绝对没想到的是,没有等来“救市”号响,却等来了“钱荒”,规划的财政收入增长计划估计也就打了水漂。

  可与此同时,财政支出却以年初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在快速攀升。1-5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支出466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442亿元,增长13.2%,比财政收入增幅高出了7.1个百分点。对照之下发现,今年全国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矛盾肯定会愈加突出。

  面对“钱荒”的余波,在肯定财税改革的大方向下,短期内尽快作出以下调整可能更为重要:一是要认识到今后财政收入低增长将会是常态;二是大幅压缩行政管理运行开支,通过简政放权和大部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三是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加速“经济财政”回归“公共财政”;四是变“财政支出刚性”为“财政支出弹性”,以收定支,充分认识到过度的民生支出和过度的经济支出都不是什么好事。

  (作者赵晓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陈金保系经济学博士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