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型城镇化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
时间:2013-06-13 12:38:35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宋来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当前,我省城镇化进程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落后于全省工业化水平,处于必须加快发展的阶段。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为特征,走出一条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所体现的新理念、新导向和新思路,要求我们必须将其视为一项系统工程,着眼于整体性、协调性进行统筹思考和长远规划。具体应把握以下几方面:

  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人既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传统的城镇化忽视了人的主体性,而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因此,城镇发展的各个环节和所有细节都应贯穿人本思想,通过城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架起进步的阶梯。要矫正目前的城乡二元化,推进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解决其就业、教育、住房、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三维转换,让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能在城镇安居乐业。

  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为特征。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必须走“集约”发展道路,集约才能高效。新型城镇化应推动城镇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做到布局集中、用地节约。必须走“智能”发展道路,将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建设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智能化城镇。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要让绿色农业、绿色科技、绿色市场等蓬勃兴起,使绿色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和城镇化的驱动力。必须走“低碳”发展道路,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新型发展模式,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必经之路。

  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引领。要使新型城镇化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倡导城镇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我省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地域和民族特色不同,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城镇化实现的途径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城乡发展规划,优化城镇布局和城镇化形态。要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构建以特大城市为核心、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中小城市和重点镇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布局合理、层级清晰、功能完善的现代城镇体系。

  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只会是“空城”。农民进城后要在城市里享受到较为优质的公共服务,必须依赖于产业发展的支撑。因此,要充分发挥产业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推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协调发展,让城镇具有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旺盛生命力,有效避免缺乏产业的“空心城镇化”。要围绕构建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强化中小城镇产业功能,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根据特色优势找准产业发展定位,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以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为载体,引进和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提升产业规模和水平,推动产城统筹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保障。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决定着城镇的规模和质量。我省城镇人口密度相对较高,造成城镇人均生活用水、人均道路面积等指标偏低,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亟待提高。因此,要坚持把“宜居”放在首位,注重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质量。要适度超前规划和加快建设与城市规模、容量相匹配的市政设施,重视规划和建设人性化的生活、休闲设施,提高交通、能源、供排水、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的运行保障能力。加快推动城镇危旧房和棚户区更新改造,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拓展发展空间。要注重城镇品位提升和风貌塑造,加强对古城镇和城市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