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临时工,人们总容易作出如下联想,他们暴力“执法”,关键时候充当替罪羊,引发群情激奋的同时,却因为朝不保夕的命运而受到同情。
谈及临时工,人们总容易作出如下联想,他们暴力“执法”,关键时候充当替罪羊,引发群情激奋的同时,却因为朝不保夕的命运而受到同情。各地多次将暴力“执法”归咎于此群体,足见临时工这一人事机制在政府机关内部极为普遍,显然,避免临时工暴力“执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还原这一制度的真实面目。
近来有大学生向人社部申请公开临时工的相关信息,即是对该制度的有力发问。临时工怎么定义,当前全国政府机关存在多少临时工,这些看似平实的问题,避开了新闻当事人,转而关注其背后制度的生存状况。若人社部能对此作出解释,并提供相关数据,相信对于这一制度的革新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样的发问暗合了此前诸多媒体的批评,临时工现象值得商榷之处,不在于政府单位用人是否符合劳动法规,而在于此群体执法行为的合法性,以及基于编制的“双轨制”人事制度的种种弊病。既然当前对公务人员执法资格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它们又与临时工用人机制存在冲突,那么首先应正视这种冲突,继而修正甚至是否定如今普遍存在的临时工制度。
临时工暴力“执法”层出不穷,而人社部等部门对其背后的制度背景却很少予以解释,这的确是一个遗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显然与舆论监督自身的局限有关,相对聚焦个别临时工,人们普遍不愿去关注背后的制度依托,即便制度罅漏受到关注,也鲜有人通过正规渠道与决策者展开互动。这种避重就轻的倾向是舆论监督过程中常见的现象,由此导致一个突发事件的解决方式止于技巧意味极为浓厚的“舆情应对”,息事宁人之后,舆论热度不再,深层次问题被搁置,周而复始。
话题烂尾,新闻断头,媒体人对舆论监督的无力感有着切身的体会,大学生向人社部求证临时工相关问题,意味着在舆论监督的基础上完成了接力,其发问造成的压力,即便不能直接导致制度完善,也在客观上呈现了问题。个别临时工的所作所为不再是舆论的重心,追问其背后的制度环境才是重点,那么,致力于推动中国善治的人们,都理应和发问的大学生一起进一步发问。
当下中国社会,城管随时可能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部分地区城管改善自身形象的努力所起到的作用极其有限,人们对城管在街头治理中的角色印象依旧没变,时至今日,他们的暴力色彩仍然浓厚。若不改变临时工制度,若不厘清执法权归属,规范城管执法,那么临时工暴力“执法”现象必将在其他城市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