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特别是前几年的新农村建设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城乡一体化也是苏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中共苏州市委副书记徐建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在苏州的调查采访中了解到,昆山花桥、吴中木渎、相城渭塘等23个先导区鼓励农户把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保障和住房,并推动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转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实行“三置换”、“三集中”后,苏州农民变成股民,收入依靠经济发展而不单纯依靠农业。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987元,其中财产投资性收入达33.2%,农民走上了“家家有物业、户户有资本、人人有股份”的共同富裕之路。
新型经济:“三大合作”股份制改革
苏州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表现在三方面:上世纪80年代初全面实行家庭承包制、90年代中期全面实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入21世纪后全面实施“三大合作”改革。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苏州农村实现三次历史性跨越,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成为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农民率先过上了小康生活。
2001年以来,苏州农村推进“三大合作”改革,在农村集体资产、农村承包土地、农村生产经营方面通过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包括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三大合作’改革是‘苏南模式’的升级、丰富和完善。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把集体的资产、资源用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加强了社区的民主管理和社会服务,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变成股民,设立监事会、董事会,人人享有经营权、决策权和股利分红,增强了农村基层的经济实力。”徐建明对记者说。
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就是把土地经营权集中起来,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实行统一经营,所获收益按股分配。徐建明表示,通过土地股份制改革,促进了农业规模化、高效化、社会化、市场化。苏南地区正处在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阶段,而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使在城镇居住的农民、被征地的农民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农业、就业和财产性收入增加了,农民实现集中居住,相对会增加消费欲望。
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是“三大合作”改革的目标。苏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金玉林向本报记者介绍,全市农村集体总资产目前达787亿元,村级集体总资产达330亿元。村均收入389万元,相城渭西村等13个村超过3000万元。“三大合作”组织累计达到2821家,持股农户占90%以上。
在社区股份合作制基础上派生出的物业股份合作社,被称为富民合作社,它是苏州近年来农村改革的亮点,与国际上倡导的新一代投资型合作社有异曲同工之处。富民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民进行资本联合,集体资金和村民认股共同参与投资二、三产业的经营和开发,为扩大合作领域和促进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目前,苏州市8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非农收入所占比重超过80%,工资性收入取代家庭经营收入占据主导地位,财产性收入、投资性收入、政策和转移性收入成为新的增长点。
吴中区木渎镇金星村是苏州首家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2001年把4295万元集体资产量化给513名农民,现在村里的净资产增值至1.2亿元,经过9次分红,农民人均获利15000元。金星村(现称香溪社区)书记张国荣告诉记者:“村民拿钱出来建设厂房,投资商业等,户均股份分红收入在苏州最高,超过2万元。”
“我家老两口参加了村里2个合作社,社区合作社去年分红4000元,4年前拿4万元投入的富民合作社去年分红3000元,其余的分红都转为再投资,现在已经有5.5万元了。”香溪社区村民韩土根告诉记者。除了分红收入,“老婆每个月农保还能拿400元哩。”
农业占苏州GDP的比重只有1.6%左右,但包括在城镇居住的农村总人口有280万左右,占总人口的44%左右。中共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表示,要让股份合作经济成为苏州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实现形式,让股份分红成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
苏州明确了2012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全市村均收入超4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1.6万元,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5倍、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农民财产性收入比重达到40%以上。
政策创新:“三置换”整合资源
2005年,苏州全部达到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要求,进入全面转型升级的阶段,强化“新市镇”理念,确立了以苏州城为核心,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吴江5个县级市为枢纽、10个左右的中心镇为基础的现代区域城镇框架。
“苏州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吴江5个县级市工业化程度高,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的达85%以上,务农人口28万,仅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2%左右。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达118万。”金玉林说。
城市边界的扩大为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创造了机会和空间。“我们加快实施鼓励农村居民转变城镇居民的政策意见,把加快推进农民身份转换作为城乡改革联动的突破口,使农民在住房、社保、就业、创业、教育等方面与所在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益,从而减少农民、致富农民。”徐建明说。
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根本制度创新在于“三置换”:农户将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
“农民在城镇就业、有住房、享受城市社保后,就让他们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去年苏州农村解决城市社保10.2万人,‘三置换’的反响很好,今后要有更大突破,同时解决农民住房产权问题。”徐建明说,对于在城镇就业难的农民,苏州有4个百万亩现代农业规模化示范区,还需要农业的产业工人。
据记者了解,苏州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产业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现在不少地方在乡镇工业的基础上开始第二次创业,把原来水平低、产业层次不高的,通过城乡一体化调整结构,向园区集中,用节约出的土地发展服务业和高端产业。
苏州加快推进居住向社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全市2.1万个自然村规划调整为2517个农村居民点,75%的农村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56%的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33%的农户迁入了860个集中居住点。
相城区是2001年设立的城区。记者在相城区凌滨社区嘉元花园采访时看到,成片的多层楼房整齐洁净、小区花园绿意盎然,这里80%的住户是凌滨村的农民。凌滨社区村民王忠海告诉记者:“村里的乡镇企业都拆掉了,5000多户都搬到新小区居住,还剩下100来户。住进新社区后,村民的生活习惯还要慢慢磨合。”
农民进入城市居住,企业拆迁使村级资产性、资源性收入减少,失地农民大量涌现。相城区元和街道党公委办事处探索出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他们把全街道13个村集体历年积累下的6000万元资金集中起来,于2006年组建苏州元联置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41945个农民共同参股的新型村级经济联合体。
王忠海告诉记者:“1个村力量太单薄,13个村联合起来,农民自己办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为失地农民解决了6000多个就业岗位。”
据元联置业有限公司徐金男主任介绍,从成立时借用办公室到现在拥有元联绿化、元联物业、元和房产、元联科技创业园4家子公司,元联置业有限公司总资产扩大至6.6亿元,先后开发建设油漆市场、家具配载中心、兰桂坊商业广场改造,完成总收入2.86亿元。去年4万多股东共分红了6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