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0月0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镇化的绿色选择
时间:2013-05-07 12:50:38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魏后凯,成艾华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30年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据测算,城镇化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增加能源消耗4940万吨标准煤,增加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11亿吨。未来10年,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如何减少城镇化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本版今日特邀请专家撰写理论文章,希望读者有所借鉴。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口、非农产业和生产要素将逐步向城镇地区集聚,从而获取集聚经济效益,有利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环境污染集中治理。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采取了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外延发展模式,城镇化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这种非绿色的粗放型城镇化模式,其资源和环境代价是巨大的,必须尽快向资源节约、集约高效、环保低碳的绿色城镇化转型。
 
  快速城镇化带来资源环境问题

  ■阅读提示

  城镇空间快速扩张造成土地严重浪费;资源高消耗引发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城镇发展面临的生态压力日渐加大;城镇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入了快速推进的轨道,其规模和速度都是世界少见的。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城镇人口由1.72亿增加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由17.92%提高到52.57%,平均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586万,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远高于1981~2011年0.41个百分点的世界平均水平。大规模、高速度的城镇化,在粗放型外延发展模式下,已经产生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这种环境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城镇空间快速扩张造成土地严重浪费。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建成区和建设用地迅速扩张。1983~2010年,全国城市人口年均增长3.72%,而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长了5.99%和6.32%,尤其是2001~2010年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24万平方公里迅速扩张到4.01万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从2.21万平方公里扩张到3.98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增长5.97%和6.04%,而同期城市人口年均增长仅为3.27%。这说明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不高,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到2011年,中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已达到9.484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市4.360万平方公里,县城1.738万平方公里,建制镇3.386万平方公里。城镇空间和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导致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耕地总体质量趋于下降。2001~2008年,全国因建设占用减少耕地达2599万亩,其中,2008年为287.4万亩,占年内减少耕地总面积的68.9%。特别是,因城镇建设占用的耕地大多属于质量较好的耕地,导致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近年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不断吞食着大片农田,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粮食生产呈萎缩状态,促使这些地区由粮食主产区转变为粮食主销区。

  资源高消耗引发了巨大的环境压力。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的资源和能源消费一直占世界较大比重。2010年,中国GDP仅占世界总量的9.5%,而水泥消费量占世界的56.2%,钢铁表观消费量占44.9%,一次能源消费占20.3%,其中煤炭消费占48.2%。中国的资源和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在全国终端能源消费中,2010年工交行业和城镇生活能源消费占84.6%,其中城镇人均生活能耗是农村人均水平的1.54倍,城镇单位建筑面积耗能则是农村地区的4.52倍。仅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能耗就占全国的55.48%,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的58.84%。据国际能源署提供的数据,2005年中国41%的城镇人口却产生了75%的一次能源需求;到2015年中国城镇能耗将占全国的79%,到2030年将进一步提高到83%。能源和资源的高消耗,最终会形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加大了环境综合治理的难度。特别是近年来城镇用水需求迅速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城镇处于严重缺水状态。2010年,全国有42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座严重缺水,缺水总量达105亿立方米。
 
  城镇发展面临的生态压力日渐加大。一是城镇自然植被覆盖较低,钢筋水泥丛林面积不断扩大。一些城市开发强度过高,生产空间比重过大,而人均绿地面积较少,生活和生态空间严重不足。目前,全国城市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重仅10%左右,建制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有2.0平方米;而城市工厂、道路广场、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甚至形成钢筋水泥丛林。二是城镇湿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持续减少。特别是,由于人工过度干预,城镇湿地往往被分割成面积狭小、生境破碎、孤岛式的斑块,湿地生境往往遭受破坏。三是城镇地下水过度开采,地面加速沉降。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华北、西北、华东地区不少城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部分地区已出现区域性地面沉降、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目前,全国发生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已超过50个。尤其是华北平原区,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范围达6.4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华北地区的46%左右。

  城镇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城市空气质量较差,PM2.5浓度普遍较高。按照2012年2月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全国有2/3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2011年,全国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含部分地、州、盟所在地和省辖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城市的比例仍高达11.0%;在监测的468个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市(县)227个,占48.5%。二是城镇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大,地表和地下水污染严重。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在1991~2011年间增长了37.4%,而县城则在2001~2011年间增长了84.1%。目前全国城市近20%、县城30%以及建制镇绝大部分污水没有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导致水资源污染严重,城市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2011年,在全国200个城市4727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高达55.0%;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饮用水量中有9.4%不达标。太湖和滇池的富营养化、湘江重金属污染等问题更是触目惊心。三是“垃圾围城”。据统计,目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达70多亿吨,占地80多万亩,并且还以年平均4.8%的速度持续增长。全国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1/4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垃圾围城”之势已成,并将愈演愈烈。此外,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迅速向农村蔓延,青山绿水的农家景象已不多见。

  实施绿色城镇化的战略选择

  ■阅读提示

  中国城镇化必须尽快实现战略转型,积极探索资源节约、集约高效、环保低碳的绿色城镇化之路。

  未来20年,中国城镇化仍将呈现出快速推进的格局。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8%左右,城镇人口将达到9.5亿人。显然,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中国的资源与环境将难以支撑,快速城镇化也将难以为继。为破解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中国的城镇化必须尽快实现战略转型,积极探索资源节约、集约高效、环保低碳的绿色城镇化之路。

  全面树立绿色繁荣的理念。所谓绿色繁荣,就是采取绿色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同繁荣。这里,繁荣是目标,绿色是繁荣的特性。绿色繁荣就是通过绿色的发展方式实现全面繁荣的目标。它是一种充满绿色的全面繁荣。实现绿色繁荣,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通过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度融合,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繁荣和生态繁荣的有机统一。为此,要把绿色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次。从过程看,不仅要强化绿色规划,建设绿色城镇,而且要加强绿色管理。从领域看,要积极推行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把绿色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次。从主体看,要全方位推进绿色园区、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单位、绿色家庭的建设。从绿色繁荣的理念出发,必须坚持生态环保优先的原则,确立政府绩效考核的绿色导向,明确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政府责任,从根本上扭转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破解以资源高消耗和环境破坏换取GDP增长的恶性循环。

  建立城镇绿色经济体系。一是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加强绿色制造技术、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完善绿色产品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研究制定绿色制造技术标准体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绿色先进制造业,加快用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鼓励和支持发展绿色服务业,推动城镇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完善产业进入与退出机制。按照行业、产业链环节、地块和发展阶段等的不同,在资源能源消耗、环保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建立差别化的产业进入与退出机制。现阶段,城镇产业发展不能来者不拒,而应实行“招商选资”、“选商选资”。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单位土地投资和产出强度标准,确定严格的单位产出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把环保关、能耗关、排放关。三是健全绿色消费制度。积极推广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建立有利于绿色消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价格、补贴、减免税、优惠贷款等措施,支持引导公众的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和绿色居住行为,规范绿色市场秩序,为绿色消费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推进资源集约和循环利用。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完善节约资源的相关政策和体制机制,大力推广城镇节能、节材、节水、节地技术,推动城镇集约紧凑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城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生活污水减量化和生活垃圾减量化,推进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大力推广垃圾分类收集与清洁直运,减少污染物排放,破解“垃圾围城”现象。高度重视绿色再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深度挖掘和开发“城市矿山”,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城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制造和再循环的4R原则,积极推进城镇循环经济发展,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生态产业园区,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构建城镇循环经济的生产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在典型城镇和特色产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最终处置降低率等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加强城镇生态网络建设。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把城镇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程度降到最低,使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容量相协调。加强对城镇水源地、湿地、生态隔离带等的保护力度,明确划定城镇基本生态控制线和各类绿地的控制线。特别是在城镇密集地区,要严格控制各城镇沿交通走廊的无限拓展,保证城镇间绿色空间和开敞空间的存在,切实保护各城镇间必要的绿色隔离。以森林生态网络、湿地生态网络、农田生态网络和建筑生态网络建设为主体,以生态廊道为纽带,构建自然、稳定、优美的生态景观网络,维护生物多样性。推动城镇绿化建设由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变,形成地面、墙面、屋顶三维一体的绿化体系。加快推进生态建筑建设,制定生态建筑标准和规范,探索建立生态建筑的示范和推广机制。

  强化城镇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大对城镇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快城镇尤其是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加强环境污染成本核算,推广实施排污权许可制度,探索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初始权有偿分配和排污权交易,完善城镇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费征管办法。对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废弃物、噪声等收费制度进行整合,探索开征统一的环境保护税,以改变治理污染的资金主要通过征收排污费筹集的被动局面。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