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5年04月05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新型城市化”是个伪命题
时间:2013-01-31 23:00:15  来源:财经网 

    当大家都预期中国经济增长引擎将转向“新型城市化”,法国兴业银行的经济学家Wei Yao却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Wei Yao预期,未来数年的城市化进度将会大幅下滑。城市化的影响已经被“市场误读并过分高估了”,因为官方数据已经确认,中国劳动年龄段人口已经达到了最高点,并开始下滑。如下图所示,中国劳动力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现状与2000年的韩国、1980年的日本是类似的,从某种程度反映了市场对“新型城市化”过分乐观了。

4f25110c7332cdf4a146229748a7b0b7.jpg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和很多观察家都希望,城市化将是(中国经济)未来的救世主,因为城市化能(部分)抵消高速的人口老年化趋势。这种被李克强称为“新型城市化”的想法,也已经激起了另一轮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建设的希望。然而,我们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首先,虽然中国的城市化率仍然存在进一步上升的空间,但因为潜在的城市人口增速下滑,通过城市化提升劳动生产率带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继续下滑。同时,在我们看来,现在最要紧的政策问题,不再是保持资金对投资基础建设的热情,而是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社会安全网。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5-60岁人群占人口的比例在2012年出现了首次下滑,下滑了0.6%至69.2%。这是一个叫狭隘的数据,而被更为广泛接受的数据会使用15-65岁这个劳动年龄段。尽管如此,这个数据还是点出了一个中国人口结构变化迫在眉睫的挑战。与发达国家过去的经验对比,中国达到这个拐点比这些国家早了接近十年时间。

    在2015-2020年,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将会更为显著,那时候中国劳动力数量预期将出现全面收缩。这个痛苦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将对中国资本[3.48 0.00%]存量增长产生尤其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经济的两位数增长中40%-50%是由资本存量增长贡献的。

    中国劳动力增速的下滑,使中国越来越接近所谓的“刘易斯拐点”,在这个拐点上,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余劳动力已经被全部吸纳到现代产业中——这将导致人口红利带来的生产率提升变为零,甚至出现倒退。

    为了实施高效的城市化,中国必须有一套全新的策略,这套策略必须集中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移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逐步开放户籍制度?);

    建立具有财政可持续性的社会安全网(社保基金不能再寅吃卯粮了?);

    关注城市的新增工作岗位。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