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齐鲁晚报:记者被打被忽悠被“款待”都是病态
时间:2013-01-11 10:33:12  来源:搜狐网 
原标题 [媒体的活跃,展示中国社会内在活力]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湖南采访被打,民政部“忽悠”人民日报记者,以及河南兰考大火后当地对媒体的变相封锁等,最近几天发生的这几件事,又一次提醒我们思考,应该怎样理性认识媒体的社会功能,面对媒体尤其是舆论监督应该如何调整心态。

  记者被打等事件,充分说明当下一些地方,无论是公共部门、社会组织和官员个人,还是市场主体,甚至我们很多普通公民,都没有把媒体的活跃视为开放社会的常态,反而把限制或打压舆论监督视为理所当然。在一些人看来,媒体只是一种工具性的价值,媒体关联着的公民权利内涵,则被有意无意地过滤掉了。

  打记者等粗暴对待媒体的现象之所以司空见惯,这和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滞后心态有关。这种心态至少有两个层面值得关注:其一,直到今天一些人仍然习惯于只听一种声音,对利益多元化时代的众声喧哗还极不习惯,感受到压力甚至心生厌恶。在这种心态下,看不到今天无论是利益结构、社会基础还是文化价值观,都已呈现出多元的状态,这正是中国社会内在活力的表现,也是媒体活跃的基础,媒体对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影响力渗透力塑造力在不断增大,这本身就是中国社会开放进步的表现。其二,一些地方官员看不到舆论生态已大大不同于以往,仍然固执地认为舆论是可以绝对控制的,甚至认为舆论是可以调动资源制造出来的,这种陈旧的思维和心态,极大地限制了“善用媒体”的可能性。比较典型的表现是,有的地方一出现突发事件,首先想到的,就是立马把传统媒体管死,结果只能把各种声音和芜杂的信息都逼到网络上去,本来可以充分利用媒体主动引导舆论,结果只能在网络意见的重压下被动应付,从可控到不可控,教训不可谓不深刻,这种场景直到今天还在重演,真是令人叹息更令人深思。

  媒体的活跃,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内在活力。一些对舆论监督过于敏感的人,要抛弃那种滞后于时代的心态,就必须认识到,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具有世界眼光和现代意识的一代人已经成长起来,不改变那些滞后心态,就必然会和年轻一代之间产生隔阂,这无助于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社会的进步,是在不断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实现的。这些年来,在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比如瓮安、乌坎等事件的处理过程,都突显了创新的能力和智慧,值得借鉴。

  对一些地方需要来一点媒体常识的启蒙,启蒙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媒体的社会价值和功能,认识的起点,是正视民众权利意识的不断成长。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信息互动和观点交流中形成的,像一些出现过极端群体性事件的地方那样,一方向另一方施压,或一方向另一方示威,最终换来的只能是舆论环境的失衡,在这种失衡中,无论哪一方,都可能失去做出准确判断的理性和能力,这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无论是兰考的官员,还是民政部的官员,都应该认真审视一下面对媒体的心态。

  当然,媒体要提高自己的公信力,不仅要靠专业能力说话,也要不断思考对这个时代的责任,不断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和有序的监管。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