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每个单位都有一群受罪的临时工
时间:2012-12-25 11:22:35  来源:阳光网评 

  上班途中出车祸,家属实在很难过。究竟算不算工伤?听听老板怎么说:因为他是临时工,所以赔偿无着落。难道临时就悲催?临时工们怎么活?!
  在虎门给人家做搬运工的文忠,上班途中被货车撞死,家属认为这属于工伤,要求老板赔偿40万元。但山丰批发部的老板孙先生表示:他们没与死者签订合同,死者只是临时工,拒绝赔偿,但会人道主义补偿1万元。
  有律师表示,如果老板是按天结工资,文先生同时可以做别的工作,而不受老板约束,那就是雇工关系,就不算工伤。但如果工资是月结,就算没有签劳动合同,也构成劳动关系。其实,在建筑领域,有大量这种“做一天工,拿一天工资”的关系存在,这到底是老板为了省事,故意不给这些工人签长期劳动合同,还是工人不懂法律,因此容易被人钻空子呢?不好说。但我们要考虑的是,临时工这个词,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
  再说件事:6月4日,20岁的滑翔伞队员杨小强,在完成一个高难度技术动作时出现失误,从百米高空坠落死亡。一位国家体育总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杨小强没有国家队的编制,不能算工伤,需由本人所在的俱乐部负责。
  所以说,原来工伤是要分等级的。临时工的责任非常重大,不仅要在单位出事时背黑锅,而且要在工作期间出现伤亡事故时,主动自觉地为单位分忧,坚决不用工伤申报,绝对不能给单位增加任何经济负担。
  临时工还是正式工,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其实并不简单的问题。没出事的时候,大家都进同一个门,上同样的班。可是一旦遇到涉及到切身利益的事情,那就相差甚远了。比如:聘用人员与正式工工资奖金待遇,可能有十倍的差异;很多单位未与临时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单位可以随意辞退临时聘用人员;临时聘用人员不享受福利分房,不享受公休假、探亲假等。
  “在编”和“聘用”人员的待遇差别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所谓“在编”概念,从根本上说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那个年代,学生从学校毕业后,就接受国家统筹分配。他们通常在某个单位固定下来,也没有如今隔三差五跳槽的现象,他们的生老病死基本上都由国家包揽,享受的是一种“低工资、高福利”待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国家开始新旧体制交替,经济转轨、社会转型。随着居民群由“单位人”向“社会人”、“市场人”转变,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开放和流动状态。现在,有超过一亿人,在中国大地上循环流动,年轻人当中一年跳几次槽,也不再是新鲜事。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松散,聘用制已经成为用人的常态。包括政府、国有和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等各种形态主体,都聘用了大量人员,而且聘用人员,还往往成为一家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主力,许多人甚至成了单位中不可或缺的骨干。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还固守以往的用人制度,按照“在编”、“聘用”甚至临时工方式,人为地对同一单位员工“区别对待”,待遇相差悬殊,不但会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制造”了聘用和“临时”员工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单位的长远发展。而且,这还不仅仅是一个影响员工积极性的问题,其中还牵涉到公民平等权的贯彻落实。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