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段思平:需反思滋生“耳光教育”的土壤
时间:2012-12-20 16:44:57  来源:新浪网  作者:段思平 
段思平(湖北研究生)

  陕西安康小学生小明因未按时完成作业遭老师掌掴。之后,老师还让全班50名同学依次打小明耳光。有学生证实:“有的同学打耳光下手轻了,老师还让重新打”。目前,涉事教师已做检讨,并被停课,事发学校校长也被免职。

  实事求是地说,普通的教育暴力事件已经很难成为新闻。此次“耳光教育”事件之所以引起舆论关注,主要归结于两点:第一,情节恶劣,小明被50个同学轮流搧耳光,这对身体和心灵的伤害可想而知;第二,是暴力裹挟,对于被胁迫搧小明耳光的学生来说,施暴也在其稚嫩的心灵上埋下了阴影。

  比“耳光教育”更令人惊讶的,是受害者的“宽容”。小明的奶奶说:“孙子没有完成作业被老师打耳光了,这我还能理解。但老师让全班50名学生都来打娃耳光,这我接受不了……”换言之,只要不是“集体施暴”,家长对“耳光教育”并无异议。而小明自述:“幸好我的自尊心不强,要不然(我)就完了。”更折射出其对“耳光教育”的逆来顺受。

  在这里,笔者并非批评受害者小明及其家长权利意识的淡漠,也无意指责他们纵容了教育暴力——那无疑是不公允的,但家长和学生对教育暴力的态度,则值得反思。长期以来,“棍棒底下出孝子”、“教不严、师之惰”等教育理念深入中国教育的骨髓,制造出一种教育误区,即只要为孩子好,体罚是可以接受的。正是这一教育误区,为教育暴力提供了土壤。

  由是观之,教育暴力并不仅是部分教师素质偏低,或是教育方法出了问题,更是整体教育理念出现了偏差。这一理念广泛存在于教育界、普通家庭和学生心中,值得警醒。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暴力事件,教育部门也需要反思如何在教育中多一些人文关怀,如何让学生远离暴力。须知,教育者的威信并不建立在暴力上,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

(原标题:需反思滋生)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