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人民路。海国摄
广州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昨起征求意见 风貌协调区新建筑主体限高24米
广州要用10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广州市“三旧”改造。穿越2000多年历史烟尘的广州城,其城市的记忆和内核,怎么拆、怎么留?旧城改造要怎么改才能实现社会价值和土地经济价值的平衡点,怎么改才能保持市民心目中老城区的面貌,才能维持老广州的风土人情?……昨日开始,市规划局向社会公布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含分区控制图)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向社会各界和市民广泛征求意见。
三大内容 请市民提意见
据市规划局介绍,2003年开始组织编制的《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在纳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进行最后的修改完善。目前广州市已形成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和紫线控制、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等多层次点、线、面相结合的名城保护规划体系。本次向社会公示的保护规划内容具体包括:
一、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本规划所指旧城(区)是建成时间超过30年的历史旧城,范围包括环市路-恒福路-永福路以南、广州大道以西、昌岗路-新港路以北、白鹅潭珠江水道(鹤洞大桥)-同德涌以东的地区,面积约54平方公里。包含越秀、荔湾、海珠三区的合围地段。该纲要提出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的规划目标、原则和策略,将指导全市旧城更新改造具体规划编制工作。
二、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保护控制分区图:该分区图总面积约54平方公里,主要针对旧城区建成时间超过30年的历史城区,划分为4个保护控制分区:(一)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总面积约1.08平方公里。(二)历史文化街区和近现代优秀建筑、工业遗产保护范围:总面积约3.23平方公里。(三)风貌协调区范围:总面积约20.39平方公里。(四)一般旧城区范围:总面积约33.61平方公里。市规划局依照相关法律和法定规划对上述地区的更新改造分别提出了规划保护和控制指标要求。
三、广州市内文保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及保护区保护规划、骑楼保护规划、近现代优秀建筑、工业遗产名录。对该类信息,市规划局还将进一步征求市文广局和相关单位的意见,完善名录的目录和相关信息。市规划局欢迎社会各界提供新的、遗漏的历史文化资源线索。
改造7问
1、模式
问:各区按一个模式改造?
答:分区分类,一区一策。
各区旧城更新所面临问题各不相同,《纲要》提出,按照“分区分类、一区一策”的办法改造。
越秀区:从“聚人”到“聚财”
大力发展成为总部经济区和品牌零售商业、文化休闲娱乐中心。做大文化休闲娱乐经济,强化夜广州特色。
荔湾区:从“走人”到“调人”
从“传统批发”转到“商业商贸和文化休闲”,成为商贸休闲中心和岭南特色文化的先锋地区。
海珠区:从“引人”到“留人”
从单纯房地产开发转到培育商务商业及文化产业,限制居住功能的扩张,培育、扶持商务办公、酒店商业以及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地区经济活力。
2、规模
问:涉及人口、资金有多大?
答:60万人口,资金逾千亿。
据初步测算,旧城拟拆除建筑1050万平方米(其中危破旧建筑973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拆迁涉及80万平方米质量较好建筑),涉及整体拆除重建地块(旧城区-拆除重建区、旧工厂-拆除重建区、旧村)的用地约5.53平方公里;局部拆除改造(旧城区-更新改造以及旧工厂-功能置换)的用地约3.73平方公里;历史文化街区用地约3.23平方公里,涉及建筑480万平方米;其余整治更新建筑规模约7500万平方米。
“拆迁涉及60万人口,资金超过1000亿元。”主持《纲要》设计的广州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副总规划师赖寿华说,市三旧办正在制定拆迁安置政策,分货币补偿、就近安置和外迁安置三种,具体会有多少居民迁出旧城,要视居民意愿而定。对于巨额改造资金从何而来,《纲要》提出积极探索旧城更新改造资金筹措新方式,利用市场机制多元化筹措资金,在政府引导下吸引市场资本的参与,提高旧城更新改造的效率,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加大对旧城更新改造工作的财政支持,由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为旧城更新改造项目运营创造条件。
3、密度
问:改造后容积率提高?
答:会“长高”不会变密。
规划确定旧城更新改造后的人口规模与现有总量持平,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万人左右。目前,广州旧城总建筑面积约为9013万平方米左右,平均毛容积率为1.67。规划更新改造后旧城区整体平均毛容积率控制在2.0以内。
为什么旧城改造后容积率反而提高了呢?对此,广州市规划局副局长李萍萍解释,这是“低层高密度”的建设模式向“高层、低密度”的转变,大量危破房拆掉后,腾出来的土地可以建更多的绿地和配套设施。“而且我们对区域建筑限高,要求新建建筑主体身高不超过24米(住宅6~8层)、裙楼不超过36米(12层),若地块开发指标超标,须经过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
4、交通
问:旧城交通如何改善?
答:设保护区限制私家车。
对于改善旧城交通,《纲要》提出,应避免对旧城街道进行大规模拓宽,而是通过构建和加强微循环系统建设,完善路网体系。在老城区,应倡导公交主导的出行模式。
《纲要》还提出,在旧城区划定部分区域作为交通保护区,通过停车收费、通行收费调节交通需求,创建安宁交通区以保护旧城区历史风貌。“慕尼黑、伦敦、上海都有交通保护区”,李萍萍表示,广州也有此设想,交通保护区内限制私人小汽车进入,不过,具体划定哪些区域还要后续再详细研究。
5、环境
问:旧城环境如何提升?
答:增绿地和社区公园。
改造后,确保每个社区居民在500米范围内能便捷享有街头绿地、社区公园。在环市东商务区、农林下商业区、中华广场-流行前线商业区、火车站地区、北京路步行街、海珠广场商业区、上下九步行街以及江南西商业区等地区,构建商业区步行系统,使之成为旧城最具活力的面状开敞空间。
规划旧城区公共绿地49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约2.5平方米,比现状人均1.8平方米公共绿地提高0.7平方米。
6、学校
问:学校是否变少了?
答:撤并麻雀学校。
《纲要》提出,新增小学6所,减少麻雀小学和不合理规划小学22所。规划新增中学2所,减少不合理规划中学8所。
从数字上看,新增学校数目不及减少数目,难道老城区学校要变少?“老城区不是学校、学位不够,而是麻雀学校多”,广州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副总规划师赖寿华表示,广州将撤并麻雀学校,建大规模的学校,荔湾区教育专项规划已经启动。
7、历史
问:如何传承历史文脉?
答:改造时有保有放。
《纲要》提出,根据地区发展历史及文化保护价值划定旧城风貌协调区范围,进行重点保护。20.39平方公里的旧城风貌协调区内地块不以经济平衡为改造目标,更新改造遵循“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逐步恢复骑楼、西关大屋、海山仙馆等历史风貌,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的容积率和密度都不能超过原标准,一般旧城地区的非保护地块可适当提高开发强度。
名词解释
旧城风貌协调区
旧城风貌协调区是指能完整再现广州地方传统文化、生活特色、传统风貌、历史建筑较为密集、具有较大历史价值的城市地区。其空间范围涵盖《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所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建设控制地带,以及《纲要》所确定的重要的环境协调区,其范围约为20.39平方公里。
其中,荔湾区风貌协调区的具体范围为:荔枝湾路-多宝路-昌华涌街以东,龙津路-康王路-长寿路以南,人民南以西,黄沙大道-沙面珠江岸线以北的围合地区。
越秀区风貌协调区的具体范围为:人民路以东,越秀公园以南,东濠涌-烈士陵园以西,珠江边以北的围合地区,以及华侨新村、农林上路、新河浦、二沙岛街区。
海珠区风貌协调区的具体范围为:珠江以南,江湾路以西,同福路以北的围合地区,以及中山大学校区。
一般旧城区是指在旧城区内,除去风貌协调区范围以外的旧城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