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公平,亿万人民的幸福感之源
时间:2012-11-14 11:34:10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吴乔 

    对公众而言,不能容忍的不公平,让人感觉不幸福的不公平,乃是权利、机会、规则的不公平。蛋糕要做大,更要分好。这个分好,就是让百姓多分一点,分得更公平一些。

    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就敏锐地感觉到人们“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亘古至今,这种心理并未随历史演进而变化,原因就在于公平是人们始终需要和追求的生存状态。时代不同,公平的内涵可以丰富和发展,但公平作为影响人们幸福感的要素不会改变。

    前一段,幸福的话题引发热议。有人认为,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感觉很幸福,但与他人相比,又感觉不幸福。这种比较的一个重要尺子就是公平。因为不公平,所以感觉不幸福,很多人正是从这个角度谈论幸福的。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有这样的关于权利、机会、规则等的质问:为什么同样的能力水平,他的报酬畸高,我却太少?为什么同样是医疗床位紧张,他能住进去,我却不能?为什么他的成绩一般却获得保送,成绩优秀的却没这机会?为什么干部提拔时老实人吃亏、投机钻营者却得了利?

    在我们的社会里,也还存在起点和先天的差异。虽然说人人生而平等,但生在农村和生在城市、生在贫困家庭和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未来的路可能不太一样。虽然说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但人的能力大小不一,在获得收入方面可能存在天壤之别。

    在相当意义上说,不公平是生活的烦恼之源,是让人们感觉不幸福的重要元素。相比较而言,人们对一些起点性和先天性的不公平,会有比较大的心理弹性。比如,出身寒微,但能够通过后天奋斗加以显著改变。因为能力差异而导致收入差距过大,但能够通过税收等再分配、慈善等第三次分配以弭平贫富鸿沟。如此,这种不公平对幸福感的影响就会很弱。

    对公众而言,不能容忍的不公平,让人感觉不幸福的不公平,乃是权利、机会、规则的不公平。当这些不公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领域存在,直接让人们的生活有壁垒、办事不顺畅时,就会导致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双重下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权利、机会、规则的不公平乃是公平问题上的突出矛盾,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公平,这个亿万人民的幸福感要素,在十八大报告中频频出现,成为一个突出亮点。表明党对人民关切的及时回应,对社会矛盾的准确把握,显示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心所在。

    在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之后,报告在操作理念层面将之升华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蛋糕要做大,更要分好。这个分好,就是让百姓多分一点,分得更公平一些。只有坚持这样的理念,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报告提出了建树保障公平的一揽子制度。“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张公平的社会保障网,显然是继人民生活的社会保障网之后,中央要着力打造的一个重点。

    公平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保障制度也就要深入各领域、诸层面,才能从整体上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能不能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一些税收制度是否存在工薪阶层多纳税、高收入阶层纳税不高的情况?全面小康、现代化,难点都在农村,农民如何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一些行政权力不作为、乱作为、选择性作为,政府职能如何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转变?十八大报告对这一系列问题都给出了明确答案。

    不仅如此,在涉及民生问题上,报告更凸显了公平的理念、原则、制度、方法。在教育公平上,要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收入分配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社会保障上,提出以增强公平性等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如果我们把10年后的全面小康看作是幸福生活图景的话,那么,从十八大报告的部署中,我们更看到了实现这幅图景的公平路径。有这公平的建树,幸福感的质量就会更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