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透视粗语流行文化
时间:2012-11-12 11:34:49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玉香 
    “屌丝”,原为粗语,现今已成为青年群体中的流行语和文化现象。从对“李毅吧”粉丝的称呼到现在流行的“屌丝”涵义已经大相径庭。“屌丝”已不是原来特指的那一群出身卑微、内心充满纠结、无奈面对现实的年轻男性,而有着丰富的内涵。有的青年以自嘲的方式自称“屌丝”,将自己与“高富帅”、“白富美”作区分;有的则用来贬责他人;有的以玩笑用之……“屌丝”已变成当下在网络上、在青年群体中流行的一种时尚、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屌丝”流行文化的形成,与互联网的特点密不可分。网络流行的特点就是不断复制,而复制往往具有再造功能。对于青年来说,网络复制的简单性,以及在复制过程中的再造性,使更多的青年由被动受众与旁观者变成“屌丝”流行文化的直接参与者和行动者,“屌丝”一词就是这样经过不断地复制与再造,形成一种流行文化现象。而“屌丝”流行文化的行动者越多,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就越大。不同青年个体所理解的“屌丝”与所运用的“屌丝”,往往根据自己所处的客观情景与内心感受进行再造,赋予“屌丝”特别的意蕴,如此才逐渐形成现在的“屌丝”文化现象。

  “屌丝”流行文化的形成,是青春情结的再现。透过“屌丝”文化,可以看到与传统青年流行文化一样的表象特征,即情绪的外泄与自我的张扬,时尚的追求与内在的娱乐。实际上,任何一种青年流行文化传达的都是青春的声音与呼唤,一种人生特定阶段的沉思与矛盾,一种青年所特有的认知与情绪。有的青年不会在乎“屌丝”一词是否好听或贴切,主要是因为“屌丝”的流行。流行往往代表时尚,而时尚则表明自己与时代潮流同步,就有备受关注与入流的可能,就不会被人遗忘、被称为“老土”或被同辈群体所排斥,这种自我认同的强烈愿望使其更愿意投入到流行与时尚之中。有的青少年不在乎其他成人的观点与看法,只要有同行者,就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与行为,甚至越是其他成人认为不好或不认可的事情,越会引起他们的兴趣与关注。

  “屌丝”流行文化也是社会原因在青年群体中的直接映现与投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使贫富差距加大,“屌丝”式的自嘲,就源于财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现实,以及流行的择偶审美标准。许多青年面对的现实是:即使竭尽全力去奋斗,自己财富的积累与“高富帅”、“白富美”所拥有的基础与条件还是相差很远。所以,不难理解“屌丝”那种复杂心情的表达,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既有对“高富帅”与“白富美”的羡慕嫉妒,也有对他们的不屑。

  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价值时,往往加重财富与金钱的分量,注重经济条件与外表长相的择偶标准(尽管不具有普遍性)对青年产生冲击。“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看似是个人的人生选择,却是社会流行的一种择偶标准在部分青年身上的投射,容易在青年群体中引发一种群体无权感或无力感。这种无权感与无力感不仅仅是对贫富差距现实的一种本能反应,对自己不利处境的一种无奈表达,也是对自我能力怀疑、不自信、不接纳自我的一种表现,更可能是一种错误的归因所致,即埋怨父辈没有给自己提供优厚的条件与基础。当然,同样的社会现实也会引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屌丝”不是自己的错,而是必须正视现实,只有靠自己去奋斗。

  面对“屌丝”流行文化,我们更应该采取的态度是了解、理解、顺应与发展。理解这种文化现象所传达的青年群体的深层需求,顺应青年群体的这种独特表达方式,以发展的视角去更好地回应青年群体的需要。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