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报告》主编、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的说法,中国15个最大城市每天因交通拥堵共浪费20亿元人民币,一年下来就是7000多亿人民币。上周五,《北京青年报》据此刊发一篇来论,文章说:“幸福可能就是从家到单位的距离。我们不能放任幸福被‘吞食’,不能坐视民生幸福在上班的路上白白蒸发。”
我首先表示一下敬意。中科院的科学家们居然能够把北京人上班路上的时间精确统计出来,特别是精确统计出广州、上海的1分钟之差。你能猜想出来他们是怎么统计的吗?花了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如此精确地统计出来?
说到中国15个最大城市一年因交通拥堵浪费7000多亿人民币,更是一个吓死人的数据。我很想知道这7000多亿人民币究竟是属于浪费,还是其中包括城市工作必要的成本支出。
照我看来,如果北京、广州、上海上班路上只花52、48、47分钟,还真算不上是有多大的浪费。一千多万、两千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全世界也不过十来个吧,上班路上花了不到一个小时,简直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
老北京人都知道一句俗话:丑妻近地家中宝。丑妻不必说了,放在家里踏实,出门工作也放心。近地指的就是上班近。从家到单位的距离近是“家中宝”,自然是一种幸福。但是,这种幸福也只是相对而言。你说农民上自家地里干活,一般地说,要比出外打工离家近吧?中国有2亿农民工背井离乡、抛妻别子,要到城市里谋生,为什么?当然,还有很多中国人到国外经商或打工,离家的距离就更远了。你说他们都不幸福吗?不幸福为什么不回家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若说路上“浪费”的时间,离乡打工、出国经商的人们在路上花的时间或许更多一些。这个路上的时间可以计算成“浪费”多少人民币吗?我看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商人,他们考虑的是包括时间成本在内的总支出与总收益,当总收益大于总支出时,哪怕再远的路程也不嫌“浪费”时间。
全世界没有一个政府可以做到让人们都在家门口上班,政府惟一能够做到的只是尽量多修路,尽可能减少人为的交通拥堵。有条件的地方,工作单位和居家在一起,一些工矿、机关就是如此。有了互联网,人们可以实现移动办公,一些人们甚至可以在家里办公。这也算是一种幸福吧。仍然有众多的人们要到路途较远的单位去,有些属于职业、岗位的需要。北京很多机关、商业中心、医院、学校等设在城市中心,而有限的土地也不可能提供所有在城市中心就业的人们就近解决住房,人就只能选择或者改变工作单位,或者到远处居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曾经幻想,以现在高铁的速度,从北京南站30分钟可以到天津,倘若政府掏钱修东西南北几条城市快轨,人们住平谷、房山、昌平、门头沟也可以30分钟到家了。那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事情,现在还只能是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