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在河南博物院举办的“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收藏雕塑、绘画展”已接近尾声,但参观人数再次迎来高峰。该展览自9月3日开幕以来,已经让近百万观众近距离地欣赏到罗丹、梅西耶、雷诺阿、高更等大师的经典作品; 随着12万余册图书、4万余张电子音像制品、86套书柜、阅览桌、阅览凳等设施被送至灵宝市的尹庄、焦村等10个乡镇,灵宝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当地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可以浏览群书; 重阳节期间,无论是在郑州市区的敬老院,还是基层农村的田间地头,一场场由河南省各个文艺团体自发组织的慰问演出陆续上演,温暖了一位位老人的心。 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努力下,河南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公共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呈现出蓬勃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势头。公共文化的阳光正在普照河南。 加大投入建设文化服务基础设施 近年来,在“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指导下,河南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果颇丰:187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全部完成,5万个行政村基本上都有了文化大院、文化中心,农村书屋基本实现全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建立。 成就的背后,是省委省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投入。2011年,中央和省财政共投入12.1亿元用于文化建设;其中文化部、财政部拨付2011年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8703万元,用于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后正常运转并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支出;省财政设立省级三馆免费开放资金735万元,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配套资金2325万元,有力地支撑了文化基础设计的建设。 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省艺术中心等一大批大型公共文化标志性建筑投入使用,省图书馆新馆、河南博物院二期开始筹建,焦作市、信阳市、洛阳市、濮阳市、三门峡市群艺馆等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并对社会开放……文化设施逐渐成为中原城市群的亮点和灵魂。如今,行走中原大地,座座“文化地标”造型新颖,引人注目,令人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文化惠民破解城乡落差 看着国产大片《建国大业》,安阳县辛村镇村民孙福旺高兴地把手里的酒一饮而尽。他说:“城里的电影院票价太高,俺们这里送电影下乡,不花钱就能看电影,可美。”就在离他不远的蒋村镇李家庄,一群60多岁的大娘正随着动感的音乐在文化广场起舞。65岁的冯新花说:“想唱就唱,想跳就跳,跟城里差不多。” 公共文化资源城乡配置的不合理曾经是河南省文化发展的障碍,如今,在日益完善的惠民工程下,全省广大农村群众正享受着“政府买单,群众受益”的成果。 据统计,目前河南省119个博物馆(纪念馆)、142个公共图书馆、201个文化馆(群艺馆)、226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已实现免费向公众开放,全省158个县(市、区)都按标准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全省4.7万多个行政村建成了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自2008年起,省文化厅和省财政厅共同启动了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省财政每年列入预算341万元用于活动开展专项支出,每年以政府购买的形式为农民免费送出演出2000场以上,仅此一项全省受益群众就达3000多万人。 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表示,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各级党委、政府理应担负的基础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公共文化的阳光普照河南。 创新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创新,不仅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生命力,也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动力源头。 在省图书馆,长期活跃着40多个“故事姐姐”,她们来自河南省各个高校,在图书馆里帮助小朋友们进行阅读;河南博物院里有1000多名志愿者,截至目前共接待观众100多万人次,他们的出现缓解了院方人员不足的压力,也为如何吸引社会力量进行公共文化服务探索了一条新路。 吸引社会力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补充、鼓励群众自发开展文化活动已成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一个较为成熟的创新举措。目前河南省已经依据各地特色打造出了“春满中原”、“欢乐中原”、“周口一元剧场”、“邓州文化茶馆”、“周末公益小舞台”、“舞动漯河大家跳”、“周末沙澧文化超市”、“洛阳市民狂欢月”等一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受到了文化部的肯定。很多农民自办文化大院、图书室、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使农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文化活动少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此外,河南省公共电子阅览室也初步实现了省、市图书馆的互联互通,并向社会公众开放。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据了解,今后,河南省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将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继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让文化活动成为群众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和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