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镇化不止是给农民个城市户口
时间:2009-12-15 12:38:3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城镇化,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意味着更多的农村人口将跃过“农门”,成为“城里人”。在一些网友看来,农民进城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但也有人担心,城镇化会不会上演新一轮房地产“狂欢”,农民进城后生活没有改善,“穷居闹市”倒不如“安守农田”。
   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5.7%,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已经进城的2亿多农民工城镇化尤其迫切,他们在城市工作、生活,子女在城市上学、成长,但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分割,他们的身份依然是农民,因此享受不到城市的配套福利,在利益和情感上都与城市隔膜重重。与此同时,业已显现的“大城市病”,一些地方重拆建不重经济、一锤子买卖式的急进现象,也频频引起关注。
    因此,加快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推进城镇化不仅是立足当前的形势需要,更是着眼长远的发展大计。城镇化要立足长远、谋划当前,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要立足各地实际,不能搞“一刀切”。我国大城市和小城市、东部沿海和中西部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发达程度不均,城镇化就应因地制宜。当前,一线大城市人口负荷不断加大,其本身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的问题,因此,推进城镇化不能仅靠大城市,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中小城市发展成本低、效益好、空间大,城镇化的愿望也尤其迫切,这正是城镇化的动力所在。城镇化要和中西部地区发展、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转移,逐步消弭城乡之间、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
    要兼顾各方利益,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也不是单纯的拆迁改建,而是对传统工业化和小农经济的彻底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让进城农民真正转变成“城里人”,就要在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户籍限制的同时,更加关注户籍制度背后的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公共产品提供等配套福利措施,改变原来单纯依靠土地保障的农民保障模式,让“新市民”获得稳定、较好的收入,转变思想观念,激活消费能力,在消弭身份差异的同时增进福利,真正让进城农民融入城市经济,强化城市认同。
    要积极稳妥,不能一哄而上急于求成。城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些地方认为城镇化就是多盖高楼大厦,农民“洗脚上楼”,城镇化成了房地产化;有的追求快见成效,盲目上马大工程、大项目,结果浪费严重,教训深刻。城镇化应该是人和经济方式的城镇化,有了产业和经济的依托,城镇化才有活力;只有通过创新和提升产业特色来带动经济发展,城镇化才能少走弯路。中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正是提醒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多修“内功”,搞活经济,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而言,城镇化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契机。既要大胆迈进,又要积极稳妥,才能让城镇化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向前。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