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李义平:以改革创新引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时间:2012-08-29 11:09:01  来源:光明日报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降到8%以下,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实际上,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目前仍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我们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跳出单纯技术性分析的窠臼,以改革创新破解经济发展中的难题,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添新动力。

  一个预料之中的增长速度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这是一个预料之中的增长速度。这么说的原因在于:第一,世界经济不仅没有从国际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而且形势更加严峻复杂,还看不到走出本轮周期的迹象。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一个国家要独善其身是不太现实的。7.8%的增长速度在世界范围内是比较高的速度。第二,由于居民消费存在诸多后顾之忧,如住房、社保、医疗、上学、就业、通货膨胀问题等,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第三,在外需和国内消费需求乏力的情况下,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而目前又处在4万亿元经济刺激效应的尾声阶段。第四,“十二五”规划纲要主动地把经济增长速度调整为7.5%,表明这个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7.8%的增长速度符合预期目标。所以说,7.8%的经济增长速度在预料之中,具有合理性。

  科学判断当前经济形势需要转换思维方式

  如何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如何实现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这需要转换思维方式,从更深层次上认识问题,其中尤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经济的“自然增长率”问题。

  经济的“自然增长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发展的一定阶段,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组织水平和制度环境下,不受紧缩政策或扩张政策等外来因素的干扰,本身固有的增长率。这样的增长率是与既定条件相协调的,是既定条件下的一种均衡。改变自然增长率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或组织变革。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把经济增长分为起飞前的准备阶段、起飞阶段、起飞后持续增长阶段,强调实现经济持续增长需要围绕新技术建立新的、充满活力的管理组织,需要新的工人,需要新的融资和销售方式。这些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

  我国经济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这是我国经济的起飞阶段。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的起飞创造了条件,它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封闭僵化的体制,让我们得以了解外面的世界,沿着世界产业发展轨迹前进。后发优势使我们可以跟随世界产业发展的潮流,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迅速发展起来。此外,发展之初GDP盘子小,容易提高增长率。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可以说我们已经走过了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已经有了一个与发达国家大体相当的产业布局,但我们的产业技术层次偏低。当产业空间相对饱和的时候,进一步发展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开拓新的市场来实现,而不能靠“膨大剂”扩张原来的产业。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反倒是不正常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低得多,但增长的绝对数和质量并不低。

  曾经的高速度使我们陷入“速度情结”,容易诱发拔苗助长式的政策,错失调整结构的良机,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准确认识和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的特点及其自然增长率。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和改革

  宏观经济政策是短期的经济调控措施。从长期看,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要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真正认识到唯有创新和改革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通过创新,寻找新的引领经济增长的产业兴奋点。世界经济之所以迟迟没有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原因可能很多,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还没有出现新的引领经济增长的产业兴奋点。历史证明,要在经济起飞后保持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反减速的斗争,也就是要在旧的主导产业出现减速时引入新的生产函数,形成新的产业兴奋点,其实质就是创新。创新不同于发明,创新的归宿是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创新不是号召出来的,而是来源于体制的激励。市场经济下的创新具有强制性,因为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或企业家。研究发现,创新的最关键因素可能并不是人力资本,而是市场机制。正是市场经济促进了技术进步,进而把技术进步变成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支持了教育的普及。市场机制不仅提供了创新活动所需要的激励,而且刺激了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本投资。

  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创新成为经济主体的自觉行为。既然创新来自于市场经济的制度性激励,既然市场经济使创新成为一种常态,那么为了创新,我们就必须继续推进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造就企业家并把企业家的精力引导到创新而不是寻租上去。如果企业家们的财富来源于创新,他们就会成为时代的楷模,社会就会涌现千千万万的企业家和创新者。如果企业家通过体制和政策方面的漏洞寻租获得财富,那就不仅不会促进社会进步,而且会贻害社会。减少审批可以减少寻租,因为审批是让审批者去判断市场机会,而市场经济是放手让企业家去判断。稳定的政策有利于创新,因为稳定的政策可以使企业家形成长远预期,产生长期行为。此外,有必要倡导冒险精神,因为任何创新一开始总是表现为与传统的不一致。

  减税的效果好于扩张性政策。市场经济下应对危机的历史证明,减税的效果好于扩张性政策。在历史上,长期实行扩张性政策刺激经济的结果多会发生滞胀,典型案例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英、美等国的滞胀,还有上世纪8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滞胀。这次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一个基本原因也在于此。因为危机的根源就在于产能过剩,而扩张性政策只是表面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实则是靠“膨大剂”扩张原来的产业,必然造成进一步的产能过剩。而且扩张性政策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容易出现短期行为和政绩工程。实行减税则可以藏富于民、藏富于企业,让老百姓敢于消费,让企业有资金创新发展。只有消费拉动的投资,才会成为高质量的投资。通过企业创新和老百姓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正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