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突围城市化发展困局
时间:2012-08-07 09:07:05
来源:甘肃日报
2012年是中国“城市化”新的“元年”,房地产作为城市经济的“晴雨表”愈发受到多方关注与热议。在日前举行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2届年会上,来自房地产业界、金融界和学界的专家和资深观察人士提出,不能单纯把房地产作为其他经济实体的“翘翘板”,更应该转变发展思维,多考虑房地产开发与社会建设尤其是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资源超重负荷:城市化发展陷困局
日前由上海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的首部“国际城市蓝皮书”中指出,尽管从统计学意义上来看,51.27%的城镇人口比例显示中国已成为“城市化”国家,但我国城市治理仅处于“1.0版”的水平,而中国大型城市正步入“城市病”的集中爆发期:交通拥堵、空气恶化、房价高企、生活成本高昂、竞争激烈等,成为居民幸福感的主要杀手。
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房地产刚性需求为6~7亿平方米,每年城市化率达到0.8%-1%的速度。而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向大城市及周边集中。大城市由于汇聚了太多的优质资源,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科技、娱乐等,让城市外的人趋之若鹜,人口膨胀。但是,应当看到,当优质资源超过了本身接纳的极限时,资源的优势反而被削弱了,会出现超重负荷后“过犹不及”的现象,诸如大城市住房难、看病难、找工作难等问题陆续出现。于是,在讨论解决中国城市化和房地产业发展的两个问题时,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核心关键词资源合理化配置。
城市化进程归根结底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如何实现资源效能最大化,不仅仅是资源整合问题,同样考验着资源的配置和再分配。事实上,在“房地产投资与城市化成正相关” 的前提下,国内很多活跃的地产开放商已经不约而同地关注与探索转变发展模式,让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最大化合理配置资源。比如,北大资源集团率先在行业内提出“资源整合型城市运营商”的理念,在项目开发中植入相关教育、医疗、健康等产业资源;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在博鳌地产论坛上也表示,城市的综合运营模式将是大企业的主要选择。保利地产提出做城市发展运营商,注重通过项目带动区域和城市发展,合生创展则善于通过打造全系优质配套而被称为优质生活运营商。
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兴锋在博鳌地产论坛上谈到:“过去十年是我国房地产业的黄金十年,但也是缺乏思考沉淀的十年,现在到了整个业界重新思考未来和探索转型路径的时候了。” 他的话似乎正在印证北大资源等地产商探索城市运营模式的价值。应该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友好型房地产,引领而不是被动配合城市化的发展,成为业界新共识。
资源合理转移:让城市变得更“宜居”
来自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专家进一步指出:要防治特大型城市的“城市病”,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将大城市聚合的优质资源向更需要的地方转移,如二、三线,甚至三、四线城市,让文化、教育、医疗等具有可复制性软资源得到二次分配和优化。
以北大资源为例,作为北京大学的校办企业和方正集团旗下的产业集团,可以依托北京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方正集团的医疗、科技、金融等相关资源,从而在探索独具特色的差异化“资源地产”道路上走在同行前列。从2010年起,北大资源陆续在全国推出了资源整合型城市运营的标杆项目,
比如开封新区35平方公里的运粮河项目,将以造城的气魄,采取产城融合的模式,大手笔在项目中植入方正相关产业资源和北大相关教育医疗资源,以产带城、以城促产,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品质的复合型生态新城区;
在旧城改造项目山东济南徐李片区,北大资源计划将北大附属教育打包引入,打造济南北部城市教育新模式。届时一个个城中村都陆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荟萃北大和方正优势资源的崭新城市综合体。
在北大资源看来,产业报国、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是三大终极目标,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单一城市中心辐射外围的传统城市化进程,才能从空间和资源的多元化方面上实现有品质的城市化和城镇化。
“资源的合理转移也是一种资源配置和再分配方式。在资源由高地向洼地转移的过程中,并不意味着它们从大城市消亡,而是在新的地方得到二次增值。”北大资源的观点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既能盖房子,更能发展城市的新型开发商”正在使中国无数的城镇发生改变。而随着城市化发展困局的破题,中国地产业核心从“价格”向“价值”转移,将铸就更多宜居生态圈,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