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州水务部门:本市仅能抵抗一年一遇降雨
时间:2012-07-27 10:02:12  来源:福建日报-东南网  作者:曹洪梅 康琴  

揭秘广州下水道

法国文豪雨果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日前,北京一场豪雨发出了对“城市良心”的拷问,同样,处于多雨带的广州也要面对这个问题,广州的下水道到底是啥模样的?专业人士透露,下水道又黑又臭,毒气横生,垃圾成堆,飞虫乱舞,不是一般人都能进去的。记者采访到了与广州下水道亲密接触者——通渠工,通过他们的讲述,可以管窥下水道。

专业人士

下水道状如蛛网,大管套小管

广州下水道到底啥模样?排水专家贺铁飞称:“下水道就是大管套小管,各种材质的管子,水泥管、塑料管纵横交错,接驳各种规格的渠箱,共同组成广州整个排水系统,状如蛛网。”

水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广州中心城区排水管网蜿蜒6000多公里,达到一年一遇排水标准,也就是能够抵御50毫米/小时的短时强降雨,这样的排水管网占总量的83%,达到两年一遇标准的排水管网仅占总数的9%,而整个市区,雨污分流任务仅完成9%。

“目前,老城区只有极小部分实现了雨污分流。”海珠区市政设施维护管理中心主任贺铁飞向记者展示部分路段下水道平面规划图时说道,“按照规划,各种不同口径的管子、渠箱根据计算好的坡度依次埋入地下,雨水管一气呵成,直接连通大小河涌;污水管则分段组成,最后流入总管,流向污水处理厂。”

管道建好后,就再也看不见里面了吗?贺铁飞说:“能。工程完工后,验收单位通过视频检测系统查看管内是否有损坏、变形等情况。另外,正常的管道维护频率平均是一年四次,抽检管道时也会用到这种视频检测系统。”

目前一年一遇的排水标准太低

7·22北京暴雨60年一遇,如果下到广州会怎样?水务部门回应称,广州也会扛不住。

市排水设施管理中心主任谭东平说,“如果碰上北京那么大的雨,国内没有城市敢说自己不发生内涝。”据悉,广州的雨水排水管网自从六运会前后改造后,至今已有20多年未再系统调整,仍然沿用前苏联设计模式。目前一年一遇的排水标准太低,遇上60年一遇的降雨,远远超过管道排水能力,光靠人工抢险难以回天。

大雨杀到,广州如何应对?市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称,对策是以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为主,应急抢险措施为辅。目前,广州建立了防内涝四级应急抢险体系。最高是一级响应,最低是四级响应,只要气象台发出大雨预报,四级响应就会启动,排水抢险队员就必须赴内涝点驻防。

上述工作人员称,接下来水务部门将加快编制或修编城区防洪排涝规划等专项规划,形成系统的城区排水规划体系,逐渐提高现有排水标准。同时,对汛期暴雨中突现的内涝点进行工程改造,推进排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工程。

专家观点

拟建深层隧道解决内涝

其实,下水道也有冤情,落雨大,水浸街,不单单只是下水道这一个原因。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陈晓宏教授说,广州已经成为一个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永远成不了巴黎。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城市逐渐扩张,楼越建越高,地面不透水化程度越来越大,一到下雨天,水渗不下去,排水已经完全依赖地下管网了;而巴黎景象却完全不同,除了完善的下水道设施外,楼房建的都不高,周围铺有透水性很强的草地。

陈晓宏教授透露:“广州水务部门正在论证的深层隧道建设,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作为解决内涝的途径之一进行尝试,但同时,还要把多种方案综合才行,比如透水化程度一定要加强。”

暨南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李明玉教授说,“排水系统一定要跟城市规划同步,早期城规没做好,导致广州出现水浸现象。这就出现了一个劳民伤财的问题,现在再对老城区进行改造的话,难度比较大,投入也比较大;所以,新城区在做规划时,一定要考虑到地下排水设施的建设,这样既省力又省钱。”

通渠工李文泽:

下水道充满垃圾臭气每年有工人中毒身亡

闻名的巴黎下水道拥有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广州下水道也不乏通渠工,虽然技术操作层面上有很大区别,但广州下水道的畅通离不开这些通渠工;每年汛期来临前,是他们最忙的日子,在机械设备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只能靠人爬管道钻渠箱进行清疏。

天河区市政维修队的李文泽从事下水道清疏工作达4年之久,他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下水道可不好玩!”第一次进入下水道时,第一感觉就是恶心,想吐。还有无数的小飞虫乱飞,不小心就会钻到眼睛里。”

“下水道里又黑又臭,污泥里堆满了垃圾,除了生活垃圾,最多的就是建筑垃圾,石块、电线、铁棒等,有时候还有床垫、沙发,人走在上面很容易站不稳,所以要非常小心。”李文泽接着说,“直径0.6米、0.8米、1米的排水管我都爬过,碰到石块这样的垃圾,就只能靠人一步一步移到井口,然后运出来。稍微轻松点的是空间比较大的渠箱,比如说石牌

东路上的渠箱高2米,宽6米,能同时容纳3-5个人作业,较大的石块可以在里面

进行粉碎,然后再运出来就比较容易了。”

李文泽说,“工人进入井下作业之前,一定要做好安全工作。首先是要打开井盖通风半小时到一小时,让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自然排放;随后用毒气检测仪进行检测,等到确定毒气排完,再派人下井,但仍然不敢太

大意,每个人在井下待半小时,马上换班。”

李文泽说:“几乎每年都有人因为安全措施没做好,吸入毒气,被下水道吞掉性命,对我们来说,下水道就像无牙的老虎,同样会吃人。”

他山之石

巴黎下水道

巴黎密如蛛网的下水道总长近2300公里,是“五年一遇”标准。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下水道有通畅的排气系统、有纯净空气,不会也不能臭气熏天,可以通行汽车。已经成为一个著名旅游项目。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