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扩大了农村需求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形成了巨大的需求。赣州市通过推进果业、生猪、甜叶菊、商品蔬菜、油茶、纸业原料林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直接带动大量农业生产资料投入;通过实施土地整理、低产农田改造、病险水库加固、农田灌渠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巨大的基础设施投入。这些生产性投入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农村消费需求。
推进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提高小城镇的集聚能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直接拉动了内需。赣州市通过推进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既活跃农村劳务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又刺激农村消费市场,带动家电、建筑、运输等相关行业发展,同时还为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有效载体,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既形成了即期投资,又改善了农民消费预期。赣州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福利,而且减少了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培育新型农民,改变了农民传统的消费理念和行为。赣州市通过建立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农民食品消费更加注重营养、健康,衣着消费追求时尚化、多样化,家庭设备用品、交通和通讯消费大幅增长,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平稳增长,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
推动新农村建设跃上新水平
新农村建设推动了农村需求不断扩大,但挖掘农村需求潜力的任务仍很艰巨。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努力推动新农村建设跃上新水平。
加强领导。“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应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入、干部配备上向“三农”领域倾斜。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市、县两级党委农村工作部统管农口部门的“大农业”领导体制,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水平和服务水平。
发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力水平低,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应保持农业生产投入增幅,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经济效益和抵御风险能力。当前,应重点加大农田水渠、土地整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推进村庄整治和城镇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重点应抓好两项工作:一是继续推进村庄整治。通过几年来的村庄整治,农民人居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农村环境落后的现象依然严重。赣州市有自然村4.5万余个,未完成村庄整治的自然村仍占66%,应力争在10—15年内基本完成村庄整治任务。二是大力推进以圩镇整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建设,并依法赋予小城镇必要的管理权限,增强小城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聚集产业、增加就业、壮大县域经济的能力。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既能形成即期投资需求,又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为农村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赣州市确立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具体包括:按照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的要求,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根据“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增加农村社会保障投入;以深化农村土地、户籍、金融等制度改革为重点,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要素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优化消费环境。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提高农民消费质量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优化消费环境,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改善以乡镇农贸市场为主体的农村市场条件,建设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严格市场监督管理,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维护农村市场秩序,净化农村市场环境;增强农民的维权意识,提高农村消费者识别商品的能力;根据农村市场的特点和农民需求,开发质量可靠、操作简单、价格合理的产品,并注重加强售后服务;加快完善以农资连锁、大型超市进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为载体的农村新型消费品流通网络,增加农村消费品种类,提高农村消费品质量。
(作者为中共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