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我就是我的家乡,我就是我的祖国
时间:2012-07-11 10:54:3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徐百柯 
    一位母亲,在熙来攘往的过街天桥上,放下怀中的孩子,手持扩音器高声质问:“配送到我家的牛奶,被掺进了阴沟水!就是这样的牛奶,我却要给我的孩子喝!为什么?告诉我,为什么要给我的孩子喝这样的牛奶?我就是孟买!”

  事件,源自印度《孟买镜报》2011年9月29日12版的报道。影像,则是《孟买镜报》的形象宣传片。这部据称在戛纳广告节上获得大奖的电视短片,近来在中国的网络上广为流传。

  于是我们看到2010年10月2日的11版:市中心的广场上,一堆书在燃烧,一个中年男人愤怒地挥舞手臂,用扩音器高喊:“他们烧了我的书!他们烧了我的文字!但是他们永远,永远也不能让我噤声!永远不能!我就是孟买!”

  于是我们看到2010年8月23日的7版:一处办公场所内,5个瘦骨嶙峋的男孩突兀地站立着,其中一个举起手中的扩音器,发出愤恨的童声:“我们睡的床,比这桌子还要小!我们一周只能吃两次东西!我们吃饭的地方,也就是我们排泄的地方!我就是孟买!”

  于是我们看到2011年2月12日的2版:夜色笼罩的大街上,一个男子孤身一人站在路中央,拦住一支车队,用扩音器怒斥车上的政客:“这个城市是我的家!我属于这里,你懂吗?别让你那些政治海报脏了我家的墙!听到了吗?不许贴政治海报,听到了吗?我就是孟买!”

  于是我们听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说出这几个字:“我就是孟买!”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字幕:“每个清晨,孟买都在诉说。你在听吗?”

  真是好广告。我对素未谋面的《孟买镜报》充满了好感,更对喊出这几个字的孟买人充满了敬意。

  很多网友说,他们被这则广告深深打动。其实我们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并不乏这样的元素。很多的清晨,很多的地方也都在诉说。你听见了吗——

  2007年,厦门市民集体抵制PX项目时,那是多么真切的声音:“我就是厦门!”

  2008年,上海市民散步反建磁悬浮时,又是多么真实的声音:“我就是上海!”

  直至今年,青岛市民质疑大规模种树时,又听,“我就是青岛!”

  我是哪里?我就是我的家乡,我就是我生活的城市。你当然有权利抱怨“家乡的沦陷”,也有权利抱怨“城市的冷漠”。但抱怨之外,你是否该做点什么?又是否能做点什么?

  你能。我能。像孟买人那样。像厦门人那样。像上海人那样。像青岛人那样。像很多爱自己家乡、爱自己城市、珍惜自己的生活环境、珍惜自己依存的社会品质的人那样。

  改革30余年,始终贯穿着一个具有启蒙意义的命题——我是谁?个人价值一步步从全能国家中挣脱出来,释放了巨大的能量。如今,我们可能越来越需要贯彻另一场启蒙,关涉个人的社会属性、公民责任。命题便是——我是哪里?

  这是一个身份认同的问题。从小处说,乡土教育缺失,导致乡土意识淡漠,“我是哪里”在家乡层面恐变得日益模糊。从大处看,我们的经验里,某些虚伪或异化的教育导致了信念的庸俗化,具体到国家意识层面,常表现为爱国主义的虚无化,“我就是中国”便似乎少了些根基。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前几天受邀在母系2012年毕业典礼上致辞。她引用“一位学者的话”送给学弟学妹作为结尾——“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卢新宁的演讲同样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她引用的话,出自崔卫平教授。从这番诉说里,我们分明地听见那几个字:“我就是中国!”

  我就是我的家乡,我就是我的祖国,这样的身份认同当然是基于爱与荣誉感。但需要警惕的是,荣誉感有时会错位,且错得离谱,错得为祸甚烈。最新的事例是,陕西镇坪7个月孕妇被引产事件中,那位丈夫因为接受了外国媒体采访,家门口被打出标语:“痛打卖国贼,驱出曾家镇。”一位公民,只是说出了自己的遭遇,竟受诬至此,简直匪夷所思。打横幅者,以为自己代表曾家镇,以为自己代表镇坪,以为自己代表中国——他们错了。反倒是这位丈夫,他的诉说,我们听见了:“我就是镇坪!”

  这声音,和遥远的孟买之声一样,真实而有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