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人士近日表示,城乡二元体制有望在本轮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加速松动,而首先获益的,将是流动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农民工。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推进城市化政策,寄望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改革措施,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定居问题。
中国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就是社会的城市化率,而要实现城市化,就得通过经济社会的发展,用合理的方式促进农民进城,在城市安居乐业。如果不能将农民工彻底市民化,国内的城市化就是一句空话。
从前出口为导向的产业政策,以人为压低劳动力价格的方式,一方面吸引众多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同时又限制农村劳动者在城市的发展,加之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体制,更是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让农村劳动者离土不离乡,难以深深地扎根城市。这种政策导向的后果就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农村剩余农业劳动力迅速向城市产业转移,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进程却一直十分缓慢,据《2009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1年-2007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平均增长70.1%,但是市辖区中人口增长只有30%。
城市化率的低下,还表现为经济上的对外依存度高,内需的严重不足,国内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在当下全球经济危机之下,这种表现更加明显。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曾公开一组数据,从产出水平看,我国已经达到了可以满足人均收入3000美元的生产能力;但是,从需求水平看,占人口主体的农村人口人均收入水平只有4761元(2008年),折合美元只有700美元,导致国内需求总规模与供给总规模严重不对称,以至于不得不长期高度依赖外销。
改变以往的政策,尽快让农民工在城市里扎下根,将事关扩内需政策的成败,也事关国内产业的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原本是产业发展的自然结果,但因为以往政策的偏差造成目前的结果,现在必须要尽快改变这种政策偏差,以回归权利的方式,促进农民工的城市化,刻不容缓。
松动户籍制度,给予农民工以国民待遇,将是落实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而让农民工享受保障性住房,正是让他们逐步恢复国民待遇的里程碑。只有将进城农民工当成市民来对待,他们才会安心在城市生活。国家应当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定居问题,农民进入城市,必然带动与住房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让城市更具活力,让国内需求更加强劲,让城乡差距进一步消弥,从而促进社会安定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