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城市化”
要城市化就一定要非农、去农,非农去农并不是不要农,而是农业、农村、农民即所谓“三农”的转化。如果说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国家,那么,城市化可以说就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具体实现。
“三农”的转化当然不是农民都跑到城里、农田撂荒、农村凋敝衰败,最有效、最可行也最合理的途径,是“三农”的就地城市化。
首先,农业变工业,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工业,二是传统农业的工业化。广州城市化的其中一个重点应放在这方面。
其次,村落变社区。传统农村是建基于宗法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熟人社会,每个村落基本上就是一个封闭的家族共同体,极端的情形甚至等级森严。而社区则不同,它完全不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而近似于自由人的联合体:所有人一律平等,大家共同参与公共事务,所有的决定都是大家协商的结果,没有任何人可以强制他人,等等。它是开放的、自治的——这一点尤其重要:没有任何人可以凌驾于所有人之上。
第三,农民变市民。在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的最大特点是依附性,不独立,其个人认同往往以其在家族中的角色或对家族的贡献而定,也就是说,要通过他者来定义自己。而市民则不同,市民就是权利主体,完全不需要通过他者来定义自己。他完全不必依附于谁,更不必要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寻求自我认同。
从表面看,城市化的重点是农村,其实即便是城市,也依然存在继续城市化或真正城市化的过程。原因无他,社会是一个整体,许多人尽管生活在城市,但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城里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行为方式,很多时候跟农民其实没什么区别,比如,乱丢垃圾、高声喧哗、刚愎自用、家长制作风,等等。而社会组织程度低下、社会秩序混乱,城市往往更甚于农村,其原因就在于一些人还没能转变为现代市民,当满脑子惊恐、自卑、怯弱、不负责任、贪小便宜、功利、贪婪、狡黠、“搭便车”意识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怎么可能会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呢?
所以,城市化既是全社会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就是中国社会转型之路。
(作者曾德雄,广州市社科院哲文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