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聚焦上海:率先转型,上海勇立潮头
时间:2012-06-19 10:49:28
来源: 搜狐
近期,多家中央媒体密集聚焦上海转型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和《经济日报》,分别以《上海转型发展勇争先》、《在科学发展实践中实现上海新跨越来自浦江两岸的报告》、《上海:转型发展快一拍》以及《转型发展的战略抉择上海全面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纪实之一》为题,对率先转型发展的上海进行了报道。
一、为什么要率先转型科学发展共识的指引
金融危机后外部经济环境愈加复杂多变。据国际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指出,全球范围的快速增长即将终结,即使是曾被视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金砖国家,也难以保持原有的发展推动力。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让经济转型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全球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生产结构、贸易结构面临一场深刻的调整。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也步入一个艰难的转型期,既要降低经济增速,又要转变增长模式。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令世界瞩目,但同时,经济中多年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也更加突出,一二三产业不协调,投资与消费不协调,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压力仍然很大。
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上海在率先发展中也最先遇到一系列难题,土地越来越稀缺、投入产出效益逐年下降、环境承载极限日益逼近。
面对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审视自身发展阶段,上海凝聚起清醒的科学发展共识。在科学发展共识的指引下,上海确立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再次站到了改革开放的潮头浪尖。
二、率先转型,转成什么样质变、取舍的转型
“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收获了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质变”。一是经济运行告别高速增长,质量效益显著优化。2011年GDP增长8.2%,同期财政收入增长25%,占全国7%。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3.8%,跑赢GDP。研发投入占GDP比例2.9%,远高于全国水平。二是经济增长告别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GDP增长8.2%的背后,是固定资产投资“零增长”,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居第一。三是产业结构彻底告别二产支撑,服务业成为“绝对主角”。就业人数占比近6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地方财政收入占比70%以上,利用外资占比超过80%。上海理顺了一、二、三产业的关系。
上海经济增速明显放慢,不是增长乏力,而是质量佳、可持续。
从发展阶段看,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经济增速会明显放缓。上海人均GDP在2008年跨过1万美元门槛,2011年达到1.28万美元,2009年、2010年经济总量先后超过新加坡和香港地区,较全国其他省份率先达到国际中上等富裕国家地区水平,进入服务业拉动阶段。在此阶段,“8.2%”不仅不低,甚至可以说仍然处于高增长区间。何况,上海增速放慢并非突然、被动的下滑。2008年至2011年,上海GDP分别增长9.7%、8.2%、10.3%和8.2%,不出意外,整个“十二五”上海都会保持这样的速度。增长8.2%,是“平稳”而非“慢”。
从数据组合看,上海GDP增速质量佳、可持续。人们担心GDP增速下降,通常并不是着眼增速本身,而是担心速度下来了影响就业、影响民生所需的财力支撑,影响“发展”这个硬道理。上海GDP增速下来了,但就业弹性系数上去了,从“十五”末的0.23提高到现在的0.4以上。
上海率先转型所取得的成果,源自敢于取舍的勇气和决心。
上海下决心“舍”,减少“四个依赖”:一是减少对重化工业增长的依赖。能够产生效益,但受资源、环境约束大的项目,如钢铁、石化,增量坚决不做。二是减少对房地产的依赖。限购,上海率先响应;房产税,上海率先试点。上海果断出手,使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下降,2011年降至5.3%。三是减少对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上海通过政策引导和提高能效、环保标准,引导“三来一补”型的代工企业将产能外迁,腾出空间拓展高端服务业。四是减少对投资拉动的依赖。上海取消了对区县的GDP考核,从根源上抑制投资冲动,改变“唯GDP”的取向,新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注重投资结构的优化。
在舍弃的同时,上海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筹集了100亿的资金专门用于产业结构调整,发布了9个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南,大飞机、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等将成为未来几年上海工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着力点选择在金融和航运,目标于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2011年度“伦敦金融城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上海排名第五,“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上海排名第六。2010年,6家融资租赁项目公司在上海综合保税区落户,航运的租赁融资业务在中国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改变了以前这一业务由完全境外公司把持的现象。
三、凭什么率先转型关键是思想创新,主动求新求变
上海转型中的问题,往往是全国还没有遇到的,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运用,甚至上海以往引以为豪的创新举措也失去效果,只有依靠创新来破解。创新理念,融入上海率先转型的全过程。
一是开拓新领域,做“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先导者。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注重针对国内需求、对接国际市场,不断进行金融创新,为经济转型服务。今年2月,上海股权托管交易市场正式启动,首批19家企业成功在交易中心挂牌,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了新途径。在国家金融政策体系内,上海推出大量开创性的举措,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沪外资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等。
二是摆脱地域思维,立足国家级、国际化。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坚持立足服务全国、瞄准全球。2009年,上海航交所发布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反映市场走势,通过指数影响运价,发展高端航运业。2011年6月,以集装箱运价指数为结算标的的集装箱运价衍生品上市交易,年底以沿海煤炭运价指数为结算标的的沿海煤炭运价衍生品再度推出。
三是营造创新氛围,激励企业创新热情。上海市考虑到创新型企业在起步阶段的融资困难,设立了3个10亿元专项资金以促进科技金融发展;政府服务高效,张江扩大入境特殊生物材料检验检疫改革试点、生物医药企业便捷通关试点,不让企业的创新活动有阻滞;创新氛围浓厚,为推行张江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计划,上海浦东新区特意设立了5亿元代持股专项资金。
四是于细微处见创新意识。创新驱动并不一定都是大动作,许多细小环节同样能体现出创新意识。上海首创“蔬菜价格保险”。2011年7月,上海安信保险推出“夏淡”绿叶菜成本价保险,5种上海市民餐桌上的常见菜纳入保险,避免了菜价的暴涨暴跌。蔬菜保险受到农民、市民欢迎,从事这项业务的企业也颇有成就感,既赚了口碑,又拓展了业务领域。
四、率先转型要坚持什么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改革开放始终走在前列的上海,如今在率先转型的过程中同样高擎起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旗帜。
一方面,矢志不渝地推进市场化改革。
支持小微企业,增强市场活力。小微企业在上海得到了更多关照。今年3月27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28条意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符合条件的上海个体工商户可“升级”为小微企业,并享受年检费暂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同时,对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设立提供很多便利,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截至2011年底,上海已设立小额贷款公司72家,融资担保公司48家,村镇银行9家。
勇于对大量行政收费说“不”,提高市场化水平。收费项目多、额度高,不仅加重企业负担,也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上海提出,要做行政收费最少的城市。2009年以来,全市清理126项行政收费项目,为企业减负200多亿元。目前,上海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不到4%,其中地方性收费项目一律取消。
政府向自己挑战,探索“小政府、大社会”,推进市场化改革。上海浦东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主动给自己限权、给服务提速,目前平均审批时限已从22个工作日压缩到8.4个工作日,成为中国内地行政审批事项最少、整体审批效率最高的区域之一。
把改革引向深入,上海还格外注重对接国家战略,在先行先试中争取改革的机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等系列改革试点,近年纷纷落户上海。
将“宽容失败”写进文件,从体制上支持大胆改革。浦东新区去年率先将“宽容失败”写进了人大文件,明确区属国有开发公司和国有科技投资公司,通过直接投资、贷款担保等方式资助初创期、种子期的科技中小企业时,“允许发生缘于非主观故意造成的失败或失误”,从体制上支持企业大胆改革。
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
面向世界,注重高端合作。杨浦区建设数字化产业园,从美国邀请来旧金山湾区委员会和硅谷银行共建,硅谷银行与区政府共同成立直投基金,支持高科技企业孵化,与香港瑞安集团合作建设创智天地。闸北区原来产业结构偏重、偏黑,转型后直接面向“科技化、国际化”,集聚了1700多家高端服务型企业的高新技术总部经济园“上海市云计算产业基地”已脱胎新生。
从国际环境变化中把握对外开放的新机遇,注重引进高端产业的高端环节。经济全球化,国际生产要素重组和中高端产业转移加快,上海依旧是跨国公司看好的投资地点。紧紧围绕转型目标,上海明确引进外资必须是高端产业的高端环节。2011年上海以代工为主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能大量外迁,但总部和研发中心更多地来到上海。目前,上海服务业外资占比达到80%以上,外资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总部达到930家。
五、转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跟时代同步、与发展相随的渐进过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让百姓得到实惠。“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民生优先,上海强调政府责任。
一是主动对接民生需要。通过微博平台“上海发布”,帮助菜农解决卖菜难题,并从蔬菜滞销事件中反思应进一步做好信息服务,更好引导菜农按市场需求种植。
二是经济利益让位于市民利益。对世博会中国馆,不搞商业运营而是改建为集典藏、研究、展示、教育、交流功能于一体的中华艺术宫并向公众免费开放,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是着力解决住房这一民生领域突出矛盾。采取措施控制过高房价,同时大力建设保障房。2011年,新开工建设和筹措保障性住房达到1700万平方米、26.7万套(间),供应1240万平方米、17.5万套(间)。
四是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城市管理注重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从繁华闹市的公厕设置到滨江绿道休息凳的间隔,以及路灯亮度的设计等,都经过专业团队科学精细测算,使市民生活更加舒适便捷。
六、转型发展的远景目标是什么从经济中心转型为全球城市
上海已为转型之路确定目标:到2015年,城市创新活力大幅提升,服务功能全面增强,信息化水平迈入国际前列,城市文化更加繁荣、更具魅力;按照中央部署,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指出,“将来上海对国家的贡献,不在于创造多少GDP,而是能否具备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换言之,上海应该从经济中心转型为全球城市。”
“全球城市”就是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迈向“全球城市”,上海有责任。“全球城市”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吃水量”已是全球第二,上海作为重要发动机,也必须输出与“中国吨位”相匹配、“全球巡航”所需要的“功率”。迈向“全球城市”,上海有潜力。去年上海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90家,累计达到927家,在金融、航运、贸易等方面形成巨大的经济流量,而上海所处的长三角地区,已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平台。迈向全球城市,上海有底气。从浦东开发开放,到建设国际金融、航运中心,再到建设长三角“世界城市群”,中央确定的一系列战略是上海转型发展的根本保障。
但转型之路绝非坦途。环顾世界,伦敦、纽约等全球城市,漫长的转型期无不伴随阵痛。与真正的全球城市相比,尚有差距,最关键的差距体现在人才。此外,土地是上海最稀缺的资源,如何在转型中提高产出率,仍有很大空间。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