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举措中,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路径,是突破城乡一体化障碍的基本前提。新乡市以培育产业为支撑,通过建设产业集聚区等途径,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
实施:
产业集聚区就在农民家门口
在新乡县古固寨镇合力线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企业负责人张立东介绍,新乡的纺织业比较发达,所以他也就就地取材开了这样一家线业公司。
“企业有400多名职工,平均工资有1650元,是这里人数最密集的企业了。”张立东表示,除了原材料比较多之外,自己最看重的还是这里的人力资源,好招工,公司绝大多数工人都是从古固寨镇招的。张立东也感到,现在工厂越来越多,在镇里越来越不好招工了。
张立东前前后后为公司投资了1000多万,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随着国内纺织行业回暖,公司还要开建第三期工程,你们下次再来肯定又不一样了。”张立东指了指工厂北面的空地,限入无限的展望之中。
走出公司,记者注意到,传达室顶部竖着大大的招工启事牌。像这样的招工启事,记者在当地很多工厂外都可以看到。
产业集聚区吸引并壮大了投资者,同时受益的还有在这里祖祖辈辈生活的农民。中午12点,在位于卫辉市唐庄镇的新乡北新建材有限公司,一身工装的李小方告诉记者,这几年自己一直没出村打过工。“从家到公司不到5分钟,每月2000元的工资拿着,‘三金一险’都有,用不着出去打工。”李小方说,附近新增的企业一家接一家,回村的青年也越来越多,挣钱不少花钱不多,与其做城市的农民工不如做农村的上班族。
唐庄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一味地发展工业,放松农业和粮食、不管不顾生态和环境,那不是唐庄。这些年,唐庄严格把关,在注重引进科技含量较高企业的同时,还引进了污染物处理企业。有一个投资两亿元的污泥处理厂正在快马加鞭地建设,这个厂把唐庄几个厂排出的污染物变成营养土用来造地。前几年,西部几个村沿公路建起100多个石碴厂。由于污染环境,镇里限期集中搬迁,在远离生活区的地方建成8个全封闭无污染的大型石碴厂。污染问题解决了,还腾出不少土地。通过新农村建设,唐庄镇新增耕地2400多亩。
唐庄镇工业上实施“引资项目”双带动,投资9200多万元,建成五横五纵高标准水泥道路16.7公里,形成5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框架,达到“七通一平”,先后引进世界500强百威啤酒、国内500强北新建材以及春江水泥集团、银金达环保塑料薄膜等工业企业40多家。
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置换出的良田正成为农民手里的摇钱树。在延津县王楼乡,乡党委书记杨海峰介绍,王楼乡大力发展高效观光农业,规划建设了高效农业种植园区,以聚源果蔬、日升粮油等龙头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全力打造供港绿色蔬菜生产加工基地、农业观光旅游基地、千亩良种繁育基地,目前全乡已发展温室大棚 500余座,成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特色产业。
经济的发展既解决了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往哪里去的问题。在新乡,农民除了越来越多地走进工厂外,还有很多进入服务业等其他行业。
重点:
产业集聚区成为小城镇的依托
产业集聚区是新乡把农民留在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此,新乡市也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前期出台系列支持文件的基础上,新乡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意见》,从培育主导产业、推进招商引资、提高要素保障、创新管理体制、强化考核激励等7个方面加以引导和约束,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进一步突出了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要性。积极贯彻落实《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机构编制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印发了《新乡市关于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机构编制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了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为集聚区第一责任人。将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主战场之一,激发了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按照城市标准,新乡市全面贯通集聚区和城区之间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管网建设,实现与城区的互联互通。保障房建设方面,2011年全市计划在偏向集聚区的城区内规划建设廉租住房89.57万平方米(18016套),计划在靠近集聚区的城区内或依靠集聚区重点企业规划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7万平方米,已全面开工建设并部分投入使用。除了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以外,新乡市还在城区接合处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档社区、酒店、商业中心等服务性设施,提升投资环境。在学校、医院建设方面,结合村庄搬迁,在社区内规划建设一批配套的小学、卫生室等,引导重点学校、重点医院建立分支机构,服务集聚区发展。同时引导金融、邮政、通信等单位在产业集聚区内设立分支机构,服务集聚区企业生产、生活。
与全国很多地市一样,土地和人力同样是制约新乡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两大瓶颈。对此,新乡市发挥作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的优势,将集聚区内村庄搬迁纳入年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管理范围,2011年启动了47个村庄的搬迁;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力度,努力拓展建设用地空间。全市2011年新增建设用地4.1万亩,是年度计划指标的8.7倍,较好地保障了产业集聚区发展需求。此外,新乡市积极破解“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问题,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9万人,组织再就业培训2.36万人;同时大力开展创业带动就业活动,创业带动就业49.9万人,基本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来自新乡市发改委的数据:2011年,全市13家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0亿元,占全市城镇投资总量的42%;实现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47.4%;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吸纳从业人员突破20万人,增长34%。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新乡招商引资的主平台、结构调整的主战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和对外开放的突破口。(覃岩峰)